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

1、“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启示我们 ( )

①说话做事要以守规则为标准

②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③要增强法律意识

④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③④
2、

如图所示漫画《缺少》启示我们(    )

①留守儿童已成为社会问题,需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②父母应尽到家庭保护责任,让留守儿童感到亲情的温暖

③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④为了保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必须禁止父母外出务工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②有助于让家长履行作为监护人的职责

③更好地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                  ④更好地落实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17年3月15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66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这体现出法律的特征是(  )

A .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特殊行为规范 B . 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C . 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D . 我国法律具有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功能秩序
5、2016"打虎"进入高潮,28名原省部级以上官员被判刑。梳理28名官员所获刑罚,1人死刑,2人死缓,6人无期徒刑,17人获10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除“贪官标配”的受贿罪外,还被法院认定犯“罪行极其严重”的故意杀人罪,成为十八大后被判处死刑的“首虎”。而全国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委员白恩培,也因2.46亿元的“创纪录”受贿金额,“有幸”成为《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被处“终身监禁”的第一人。这说明了(  )
A . 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 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作用 D . 我国高级官员违法现象已无法遏制
6、《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
A . 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 B . 年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 C . 未满16周岁的中国公民 D . 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
7、《北京市控烟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已于2015年6月1日施行。该法规定,以未成年人为主要活动人群的公共场所的室外区域等全面禁烟,同时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草制品,规定学校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烟草危害宣传教育,开展烟草危害宣传活动。这样做(  )
A . 能够杜绝二手烟对未成年人的毒害 B . 可以确保未成年人拒绝烟草的诱惑 C . 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D . 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最佳路径
8、下列做法是法律所提倡的是(  )

①学生小强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为父亲讨回了工钱

②出于好奇心,小明偷看了同桌小华的日记

③趁父母不在家,俊杰上网浏览不良信息

④每年法制宣传日,某校学生会主席明珠自发组织同学们到公共场所宣传法律知识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9、教育部于2015年7月26日编写了中小学生预防溺水童谣,希望能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在喜欢玩耍的孩子们心间和脑海流淌。借此多一份教育、多一份提醒、多一份平安.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 . 家庭保护 B . 学校保护 C . 社会保护 D . 司法保护
10、2016年3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各相关部门于2月至9月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护苗2016”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售传播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及信息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远离和抵制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及信息。这一做法(  )

A . 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 B . 有利于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C . 能够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能力 D . 能够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
11、2016年1月27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全社会都要伸出援手,保障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为此,我们应该(  )
A . 反对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 B . 限制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范围 C . 用实际行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 D . 教育农村留守儿童不要相信他人
12、2016年1月,全国各地网信办举报部门、各网站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网络举报工作,共受理网民举报262.9万件.经审核,有效举报212.9万件,较上月增长9.7%。公众利用网络依法举报的行为(  )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

②说明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

③人们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和捍卫法律

④有利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③④ D .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继2015年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的食药打假“利剑”行动之后,日前,公安部治安管理局下发通知,部署在2016年继续深入组织开展“利剑”行动,整体推进食品、药品、农资、建材、烟草等各领域打假工作,不断深化“打四黑除四害”工作成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始终突出打击重点,实施精确打击、深度打击,增强打击实效。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其核心议题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制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生活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决议指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阅读材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浙江省公安厅对网络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一,公安部部署开展这一专项行动体现了我国法律怎样的作用?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重要性。
(4)结合材料二和教材知识,谈谈你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阅读“七年级学生小海暑假生活的一天”。

 

材料二:教育部等五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普法规划,整体提升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法律素质是现代社会公民健康成长、参与社会、幸福生活的核心素质之一。意见明确:初中阶段要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提高依法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能力。为此,某校号召各班围绕“适应法治时代的要求,让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以便依法律己,依法维权。

请你结合班会的以下环节,完成各项任务:

(1)根据材料一,在这一天里,小海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
(2)你怎样看待网吧老板的行为?如果你是小海,当时你会怎么做?
(3)结合材料二请你说说青少年需要特殊保护的原因。
(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青少年如何才能健康、安全地成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