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上海地区1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约为(  )
A . ﹣10℃ B . 5℃ C . 15℃ D . 20℃
2、青春期后,男生的声音变得“低沉”了,这里的“低”主要指的是(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振幅 D . 音色
3、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的像(  )
A . 变小 B . 不变 C . 变大 D . 先变大再变小
4、下列装置及器材中,不属于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 液位计 B . 茶壶 C . 抽水机 D . 船闸
5、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 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 B . 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 C . 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 D . 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不变的是:①电流表A的示数;②电压表V的示数;③电流表A与A1示数的差值;④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

A . 只有① B . 只有② C . ②③ D . ②③④
7、两个足够高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如图所示(S>S)。若在两容器中分别注入相等高度的甲、乙两种液体后,则以下关于液体的密度ρ、ρ及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p、P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ρ>ρ , P>P B . ρ>ρ , P<P C . ρ<ρ , P>P D . ρ<ρ , P<P

二、多选题(共1小题)

1、甲、乙两物体重力均为G,将它们挂于测力计下,使它们沿竖直方向做直线运动,图所示为甲、乙物体运动时的s﹣t图象。则(  )

A .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 . 6秒时,甲、乙的距离为0.3米 C . 甲、乙所受合力相同 D . 甲所受拉力大于乙所受拉力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上海地区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伏,家里的照明灯与电饭煲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的。某款移动电源上标有“20000mAh”的字样,其中“mAh”是物理量      的单位。
2、如图所示,国产大飞机C919起飞时,以航站楼为参照物,它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C919首次远距离飞行中的高度可达7800米,与起飞前相比,此高度处大气压强的值      ,飞机的惯性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水的比热容为4.2×103焦/(千克•℃),2千克水温度升高5℃吸收的热量为      焦;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C>C)吸收相等的热量,      (选填“铜块”或“铁块”)升高的温度高。图所示的是汽油机工作的      冲程。

4、2017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比赛受到市民的热情关注。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力蹬地后便能加速向前,这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由于与冰面摩擦,冰刀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      方式增加了冰刀的内能。

5、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滑轮是动滑轮。若物体A、B重力均为100牛,物体A在10秒内被匀速向上提升了1米,物体B在5秒内被匀速向上提升了1米,不计滑轮重及摩擦。拉力F1做的功为      焦,拉力F1和F2做功的功率P1      P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伏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库,导体的电阻为      欧。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0伏时,其电阻为      欧。
7、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意外发现:当光沿某方向从半圆玻璃砖射向空气时,折射光消失而反射光却变得更亮,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们这是光的全反射现象。课后,他们查到光从玻璃射向空气时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上表中的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反射能量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向空气时,      ,当入射≥      时,就发生了全反射现象。

②根据光的折射规律,请猜想当光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      (选填“能”或“不能”)发生全反射现象,理由是      

8、如图(a)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牛,读数为      牛。图(b)所示实验装置的名称为      ;在电学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U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后,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小灯L突然熄灭,只有一个电压表有示数。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灯L或电阻R上,请根据相关信息,写出发生故障后各电表的示数及相对应的故障。

五、作图题(共3小题)

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2、在图中,重为10牛的均匀球体保持静止,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球受到的拉力F

3、在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根导线尚未连接,请以笔画线代替导线补上。要求:①灯L1、L2并联;②电流表只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

六、计算题(共3小题)

1、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1×1033 , 求金属块受到浮力F的大小。
2、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15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闭合电键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求:

①当电流表示数为0.1A时,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

②电流表A最大示数I;

③当电压表V的示数如图(b)所示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2

3、如图所示,薄壁轻质圆柱形容器甲和均匀实心圆柱体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容器高为3h,底面积为2S,内盛有深为2h的水;圆柱体乙高为4h,底面积为3S。

①若甲容器中水的体积为4×1033 , 求水的质量m

②若h等于0.1米,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

③现沿竖直方向在圆柱体乙上切去底面积为S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竖直置于容器甲的水中后,自然静止沉在容器底部,此时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后的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之比为5:8,求圆柱体乙的密度ρ

七、实验题(共3小题)

1、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要调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如图所示,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C点处,将蜡烛置于A点,应在      间移动光屏找像(选填“AB”、“BC”、“CD”、“DE”或“EF”),直至光屏上的像清晰为止。“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实验需对      物质进行多次测量(选填“一种”或“多种”)。

2、小李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电源由几节新干电池组成,且电压保持不变。他正确串联实验器材,并将滑片放置于变阻器的一端,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闭合电键后,两电表示数如图(a)、(b)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逐渐变小,直至为零。经过思考,他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后,两电表指针所在位置仍与图(a)、(b)一致,他记下此时的电压、电流值作为实验中的第一组测量数据。小李由于记录不规范,他将正确测得的另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在草稿纸上,如图所示。

①调整电路后,如图(a)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本实验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②根据记录的数据信息,计算出待测电阻的平均值是      欧。(精确到0.1欧)

③另一组同学在实验中,由于操作不当将滑动变阻器烧坏,若没有可替换的其他滑动变阻器,为了顺利完成实验,他们可以采取的操作方法是      

3、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圆柱体浸入液体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他们将高H为0.10米的圆柱体甲挂在测力计下,逐步改变其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读出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并将h和F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变换液体重复实验,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进一步研究F和h关系,他们计算了每一次实验时F的变化量△F,并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密度ρ1

表二(密度ρ2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8﹣12)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圆柱体浸入同种液体的过程中,当h<H时,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不再随浸入的深度h的增大而变化。原因是: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8﹣12中△F与h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④该组同学由实验序号4与10或6与12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发现圆柱体甲在未完全浸入不同液体的过程中,存在h不同而F相同、△F相同的现象。他们通过进一步综合分析,猜想只要h和液体密度ρ满足      是个定值的条件,即会出现这种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嘉定区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