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4小题)

1、袁中道,明代      。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      


2、给下列画线的字拼音

                      裣衽                      

                    玄鬓已           增       

3、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宾僚请大合乐       之。

      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

子京增谍      兵。

      以安。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美于徐公 B . 数谏故 C . 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 . 屠惧,投
5、读 《游岳阳楼记》,本文描写了      ,深刻地表明了      ,同时也表达自己      的情感。

6、读 《游岳阳楼记》,本文行文思路可用三个词来概括:                    

7、读 《游岳阳楼记》,在作者看来,岳阳楼的景观之美的原因就在于      (用原句回答)

8、读 《游岳阳楼记》,本文中语句的特点是      。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      

9、读 《游岳阳楼记》,本文第一段作者写洞庭水之      ,写君山之      (分别用一个字概括)

10、眼前的景物不同,作者的心情也不同,请根据以下提示加以概括。

①风渐劲时:       ②猛风大起时:      

11、读 《游岳阳楼记》,文中作者所说的人物在另一课文        (题目)中提到的,此文中作者指出古仁人面对不同景物产生的心情是“              ”。

12、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的景色是      ,《游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景色的句子是      

13、温故知新——用《岳阳楼记》原文语句填空。

①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②表现迁客骚人因物而喜的两个四字句是: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二、问题理解(共9小题)

1、读 《游岳阳楼记》,作者认为滕子京该不该伤心,为什么?


2、读 《游岳阳楼记》,作者为什么认为自己就“真可哭也”?


3、读 《游岳阳楼记》,“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你能推断“愀然”“泫然”是什么意思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4、读 《游岳阳楼记》,找出文中表作者因景变而发生感情变化的句子,对于这情感的变化,你有什么看法?


5、读 《游岳阳楼记》,作者在文中还联系了哪些历史人物?有何用意?


6、孟浩然、袁中道表达的思想境界与杜甫、范仲淹有什么不同?


7、袁中道描写的洞庭湖和岳阳楼的景观与范仲淹笔下的描写各有什么特点?

8、范文的借景抒情、借景言志是否胜过了袁文,为什么?

9、对比所学内容(本课《诗两首》、杜诗《登岳阳楼记》与本课《游岳阳楼记》、范文《岳阳楼记》),归纳概括诗歌与散文的异同。

三、课内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选段。

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

                                                                                                                                                                  ——选自《游岳阳楼记》

(1)本文第一段的描写与课文《岳阳楼记》的哪一句的描写相似?相似之中又有什么差别?

(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的景象。

四、比较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 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

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始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也。(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甲】【乙】两段文字写的都是游览者在岳阳楼的所见所感。【甲】文中,淫雨、阴风、浊浪等景物出发了“迁客骚人”的悲苦之情,沙鸥、锦鳞、芷兰等景物触发了“迁客骚人”的喜悦之情。【乙】文中,清风、湖水、       等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愉悦之情,浓云、         、巨浪等景物触发了坐着的悲伤之情。

(2)“迁客骚人”和袁中道都没有达到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原因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游岳阳楼记》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