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声现象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

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 . 振动 B . 一直向在运动 C . 一直向右运动 D . 静止不动
2、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 B . 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 C . 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 D . 阻止琴弦振动发音
3、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4、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

A . 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C .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 .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5、观众对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涉及的下列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 . 震耳欲聋 B . 闪烁其辞 C . 掩耳盗铃 D . 耳熟能详
6、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A .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B . 乒乓球被弹开 C . 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D . 听不到真空罩中间铃声
7、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 倒车雷达 C . 超声波清洗机 D . 真空罩中的闹钟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 . 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 . 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9、以下实验不能阐述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  )
A .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音叉能激起水花 B . 将纸屑放在发声的喇叭上,看到纸屑在“跳舞” C .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取接近悬挂的小球,小球被弹开 D .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抽掉里面的空气发现声音越来越小,直至几乎听不见
10、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由于次声波声音太弱,所以人听不到 B . 超声波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 C . 从环保角度看,噪声一定是由物体做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D . 中考、高考期间,学校周围噪声大的单位停工,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12、在研究有关声音的问题时,有以下几个实验:

①如图a所示,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钟罩内并设法抽出钟罩内空气,铃声明显减小;

②如图b,将刻度尺压在桌边,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露出桌面的部分,比较刻度尺发出的声音不同;

③如图c,用硬纸片分别快和慢拨梳子的齿,分析纸片发出的声音不同;

④如图d,在衣架的挂钩上系上细线,细线的两端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耳朵,轻敲衣架,可以听到很清晰的声音;关于这几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 ①是想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B . ②是想探究音调和伸露出桌外尺长短的关系 C . ③是想探究响度和纸片振动的快慢的关系 D . ④是想验证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13、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普救寺中的莺莺塔如图所示,它是我国现有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若游人在塔附近的一定位置以两石相击,便可听到“呱、呱”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并且声音也变得格外响亮.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以两石相击”主要是空气振动发声 B . “类似青蛙鸣叫”是指音色相近 C . “变得格外响亮”是指音调变高 D . “呱呱”的回声一定是噪声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

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笔,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       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       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也不同。

2、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刻度尺.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      

方案A: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响度

较响

较响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5

2.0

1.0


3、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则测得该处海水深       m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这种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

4、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      产生,经      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受信号.关掉音箱是在      处控制噪声.

5、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球      ,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也能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能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      

6、城市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某时刻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1.1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若有大卡车路过,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7、以下两幅是课本中小实验的插图,图甲中,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为了探究      ;在乙图所示的实验中想要看见蜡烛的火焰必须      

8、一般来说,男同学讲话的       比女同学低,是因为男同学声带振动的      .一个同学大声说话和小声说话主要是他声音的      不同,这是因为他声带振动的      不同.
9、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右边音叉的振动靠      (填传声介质)传给了左边的音叉.在月球上左边的音叉      (能/不能)振动,这是因为      .该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对潜艇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好的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正在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       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后它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1min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       .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       .

       说明       

3、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如图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后再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      (写出一个即可).
4、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无锡气温迅速降到0℃以下,试解释进入冬季后常见现象蕴含的物理知识
(1)学校要求早上各班级暂停拖地,目的是为了防止水发生      ,避免同学摔跤受伤。
(2)冬天人们在户外晒太阳,太阳的热主要是以       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
(3)一场大雪后,万籁俱寂,蓬松的雪在        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F

100

0.76

B

60

0.89

G

80

1.02

C

60

1.02

H

尼龙

80

1.02

D

80

0.76

I

尼龙

100

1.02

E

100

1.02

J



(1)“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      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      (能/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      (填写编号) 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       cm和横截面积       mm.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       (两根/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

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专题01:声现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