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透镜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颜色的花是因为黄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B . 假如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做操时队伍更容易排直 C . 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 D .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2、透镜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透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 . 照相时,被照者应该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内 C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以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虚像 D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焦距
3、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 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 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 . 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是同一架镜头焦距不能变化的照相机拍摄的两张照片,通过比较两张照片,可知在给景物拍照时(   )

A . 图甲表明此时相机距离景物较近 B . 图乙表明此时底片距离镜头较远 C . 两者底片到镜头的距离相同 D . 两者镜头到景物的距离相同
5、春节期间,某电视台推出“扫二维码,抢红包”活动。用手机摄像头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可成像在内部的识别模块上实现登录,获得红包。扫描二维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像头相当于凹透镜 B . 摄像头越靠近二维码越好 C . 二维码成虚像 D . 二维码一定成倒立的像
6、关于光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许多的应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 汽车驾驶室前边的挡风玻璃不采用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排除像的干扰 C . 照镜子时,当人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增大时,人在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 D .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与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7、如图所示,A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的光斑.若选取与圆孔B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三个光学器件中的一个嵌入圆孔B中,发现光斑C比圆孔B大,则嵌入圆孔B的那个光学器件(  )

A . 只能是凹透镜 B . 只能是平板玻璃 C . 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 . 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
8、香水中含有易燃的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A . B .      C . D .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乙图中的(   )

图片_x0020_100022

A . 图片_x0020_100023 B . 图片_x0020_100024      C . 图片_x0020_100025 D . 图片_x0020_1933528450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

 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⑴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⑵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       ; 请简要说明理由:       .

2、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

3、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       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均选填“增大”或“减小”)

 

4、

如图所示是张欢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物距为5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5、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

6、如图所示,光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甲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c点;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乙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α点.现小明想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选择      (甲/乙)透镜.

小明选择好透镜后在光具座上进行实验:当物体距离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4cm,成      像.在照相机、放大镜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类似的是      

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      ;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应在      (选填“S点”、“S点下方”或“S点上方”)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小芳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74cm刻度线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能够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1)
A . 放大镜 B . 幻灯机 C . 照相机 D . 潜望镜
(2)如果保持透镜在50cm刻度线处不动,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18cm刻度线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以及光屏上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2)
A . 将光屏左移,像变小 B . 将光屏右移,像变小 C . 将光屏左移,像变大 D . 将光屏右移,像变大
(3)保持如图所示中的蜡烛和凸透镜的不动,将光屏移到80cm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如果把凸透镜看成人的眼睛,光屏所在的位置看成视网膜的位置,则此时的成像情况相当于       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3)
A . 近视眼 B . 远视眼.
2、小华学习了有关知识后,用焦距一定的照相机对小明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上的像如图甲所示,现要使底片上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她在按快门拍照之前需要进行两项重要操作:

(1)照相机离小明的距离应      (选填“近”或“远”)一些;
(2)将照相机的镜头      (选填“前伸”或“后缩”)一些.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小红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把米尺作为光具座,按图所示放好器材.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他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米尺旁.点燃蜡烛后,并调整火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后开始实验.

(1)如图所示,当把蜡烛放在A位置时,光屏应向M点的      (左/右)侧移动,才能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像;要使所成的像更大些,他应把蜡烛向A点的      (左/右)侧移动;当蜡烛移动到B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这时,通过透镜向烛焰同侧观察,能看到烛焰      的虚像,把蜡烛放到B点      (左/右)侧,可以使虚像更大.
(2)实验中,当京京用白纸遮掉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2)
A . 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 . 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 . 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 . 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3)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3)
A . 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 . 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 . 只需将蜡烛向上移动些 D . 以上均可.

五、作图题(共4小题)

1、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2、在如图1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如图2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

3、如图所示,画出射入凹透镜的每条入射光线以及对应的折射光线.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专题04:透镜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