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毛陈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历史时期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

①夏→商  ②西周→东周  ③战国→春秋  ④商→东周  ⑤商→西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2、在学完“中国早期人类代表——北京人”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 . 种植水稻 B . 使用磨制石器 C . 用火烧烤食物 D . 穿着麻布衣服
3、远古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下列远古人类对应使用的生产工具正确的是(    )
A . 会使用人工取火——山顶洞人 B . 会使用磨制石器——元谋人 C . 会制作彩陶——北京人 D . 会种植水稻——半坡人
4、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那么华夏族是由哪两个部落长期发展融合而成的(    )
A . 黄帝、蚩尤 B . 尧、舜 C . 炎帝、后羿 D . 黄帝、炎帝
5、禅让制选取首领的依据是(    )
A . 社会地位 B . 经济实力 C . 前任推荐 D . 德行才能
6、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复习时制作的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 . B . C . 西周 D . 东周
7、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毛公鼎 C . 司母戊鼎 D . 青铜编钟
8、下列对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反映了商周时期的历史 B . 在河南安阳大量出土 C . 被刻在青铜器上 D . 是一种体系较完整的文字
9、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迁至洛邑,从此,中国进入(    )
A . 西周 B . 东周 C . 战国时期 D . 东汉
10、关于春秋争霸,描述正确的有(    )

①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孝公先后称霸中原

②春秋争霸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③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

④周王室的衰微是春秋时期争霸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1、战国七雄是(    )
A . 齐、楚、燕、韩、赵、魏、秦 B . 晋、楚、齐、燕、魏、秦、越 C . 秦、齐、吴、越、赵、魏、韩 D . 楚、燕、卫、秦、周、鲁、韩
12、关于都江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是秦朝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

②分为鱼嘴、宝瓶口、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

③是一座单一性的防洪工程

④建成后一直发挥巨大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智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13、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人就如何穿衣展开争论,甲说:“怎么舒服怎么穿”,乙说:“应合乎礼仪规范的穿”,丙说:“讲究穿着打扮是一种浪费,能保暖就行,不求奢华”,丁说:“国君、朝廷规定怎么穿就怎么穿”。甲、乙、丙、丁分别是哪个学派学说的支持者(    )
A . 儒家、道家、墨家、兵家 B . 道家、法家、儒家、兵家 C . 道家、儒家、墨家、法家 D .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
1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
A . B . 秦朝 C . 秦国 D .
15、秦统一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
A . 天子 B . C . 皇帝 D .
16、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正确的有(    )

①统一文字

②统一货币“五铢钱”

③修筑长城

④统一度量衡

⑤修筑都江堰

⑥统一车辆,道路的宽窄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⑥
17、下列哪些成语典故出自战国时期(    )
A . 纸上谈兵、三令五申 B . 卧薪尝胆、百发百中 C . 朝秦暮楚、完璧归赵 D . 一鼓作气、老马识途
18、西汉的建立者是(    )

A . 刘邦 B . 刘备 C . 刘秀 D . 刘彻
19、汉武帝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思想上进行统一听取谁的建议(    )
A . 主父偃 B . 董仲舒 C . 商鞅 D . 管仲
20、东汉中后期主要的政治表现是(    )
A . 暴政治国、怨声载道 B . 政治清平、社会安定 C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 诸侯四起、争夺王位
21、下面属于东汉的盛世是(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22、发生在东汉后期的农民起义是(    )
A . 太平军起义 B . 绿林军起义 C . 黄巾军起义 D . 陈胜、吴广起义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1)两则材料描述的是哪个朝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一判断这种制度封什么人为诸侯?还有什么人可以封侯?
(3)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诸侯都有哪些义务?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1)材料中的商君是指谁?任用商君进行变法的是秦国哪一位国君?
(2)秦王为什么要实行变法?
(3)商君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变法?
(4)变法后产生了什么效果?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麟。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材料二: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1)汉高祖为了巩固政权的稳定社会,在西汉建立之初,采取了什么政策?
(2)经过历任统治者的精心治理,西汉王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3)材料二中“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是指什么法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令的影响。
(4)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毛陈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