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 焚书坑儒 C . 修筑长城 D .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2、汉武帝统一铸币权和实行盐铁官营、专卖所起到的作用有(    )

①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②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③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④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3、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
A . 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 . 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 . 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 D . 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4、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发生这种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 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 B . 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 C . 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 D . 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
5、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 生活习惯 B . 生产工具 C . 自然环境 D . 生产力水平
6、下图为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 . 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 . 约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 C . 约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 . 约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
7、下图中的这一幕,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在蒸米饭。这种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 北京人的生活中 B . 山顶洞人的生活中 C .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 D .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
8、他既是原始社会的最后一位首领,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第一位国君。这个历史人物是(    )
A . 黄帝 B . C . D .
9、传说继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三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那时首领产生的方式是(    )
A . 部落中的全体成员投票选举 B . 禅让 C . 前任首领确定 D . 抽签决定
10、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于哪一制度的衰落?(    )
A . 奴隶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禅让制
11、“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指(    )
A . 甲骨文 B . 大篆 C . 小篆 D . 隶书
12、有人说:“商代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这是因为商朝(    )

①青铜制作工艺高超

②创制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广泛应用铁制农具

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3、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 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 . 周王室地位衰落 D . 天子依附于诸侯
14、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    )

①争霸战争给社会给来种种灾难

②争霸的结果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中一些诸侯国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

④中原的“诸华”“诸夏”在同周边的戎、狄、蛮等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出现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5、有思想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有思想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下列名言能反应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是(    )
A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C .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D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6、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朝政腐朽的主要根源在于(    )
A . 皇帝昏庸不理政事 B . 诸侯混战,社会动荡不安 C . 宦官和外戚交替掌权 D . 农民不堪忍受这种黑暗统治,发动起义
17、东汉末年爆发的一场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是(    )
A . 国人暴动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绿林赤眉大起义 D . 黄巾起义
18、汉文帝和汉景帝二帝在位的四十年间被称为“文景之治”,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    )

①政治清明

②经济发展

③人民生活安定

④国力有很大增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9、“伤寒金匮有遗篇,太守坐堂施药丸。识用精微称圣手,范书陈志应名传。”这首诗所歌颂的著名医学家是(    )
A . 黄帝 B . 扁鹊 C . 张仲景 D . 华佗
20、下列对佛教的诞生的相关介绍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 . 诞生于古代印度 C . 创始人为释迦摩尼 D . 要求人们修行以得道成仙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进入春秋时期,周王室势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起来……与此同时,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

——岳麓版《选修一》

材料二: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商鞅之法……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材料三: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经济上的变革最重要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商鞅之法”开始于哪一年?请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写两点)。这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根据材料三,归纳韩非子的主张。
(4)“商鞅之法”的主要内容中,哪一点符合材料三中韩非子的主张?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2、见下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材料三:工人日报报道: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将于10月26日在我国西安举行。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大设施建设。”

(1)材料一的图中这条路的起点是哪里?在这条路上运载的主要物品是什么?
(2)“自西来”的“佳种”具体指什么?
(3)自“东”向“西”传播的东西又有哪些?
(4)如何评价丝绸之路?
(5)请你为这次会议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
3、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阅读材料:

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流地位的制度。

——张凯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秦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和防止官员贪腐开创了监察制度并不断加以强化。

——摘编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

(1)材料一中制度是谁首创的?为加强中央集权,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
(2)材料二指出秦汉开创和加强了监察制度,那么秦朝和西汉在中央分别设立了什么监职?
(3)秦汉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面分别有哪些措施?实行这样的措施有什么目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