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

A .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 .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 .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2、下列各种现象中,在19世纪60年代的欧洲能够看到的是(    )

A . 电话用于商务往来 B . 火车在铁路上行驶 C . 汽车在公路上奔跑 D . 高压电线跨越山川
3、

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匾额题字中“仁”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


A . 儒家 B . 墨家 C . 道家 D . 法家
4、十九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

A . 法拉第的电磁学 B .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 . 牛顿的经典力学 D .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5、“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世界上最早率船队通过这座“桥梁”到达美洲的是(   )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郑和
6、东汉末年,地方割据势力长期混战,其中为魏、蜀汉、吴三国鼎立奠定基础的战争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7、在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课上,有些同学认为德国是有罪的,而有些同学则主要责备英国和法国,还有些同学说这罪行双方都有份。总的说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应该是(   )

A . 德国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B . 英法被迫应战的正义战争 C . 帝国主义争夺霸权的战争 D . 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战争
8、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 .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分配给亲属和功臣,让他们做诸侯 C . 西周通过分封,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 .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下的一员
9、某剧作家在他的一部最新电影剧本中描写了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你认为需要修改的一项是(    )
A . 男女主角坐汽船游览泰晤士河 B . 泰晤士河岸边工厂林立,巨大的烟囱冒着浓烟 C . 人们可以乘坐火车出行 D . 男主开汽车接女主参加周末家庭聚会
10、九(2)班的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会使用打制石器

③会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会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1、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 . 奖励生产 C . 奖励耕战 D . 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
1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时期开始?(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春秋时期 D . 商朝
13、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丞相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4、一位生长在北方的鲜卑族青年,响应政府汉化政策迁居洛阳,此后他的人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 不得穿着汉装走在洛阳的街头 B . 开始潜心钻研儒家经典著作 C . 不得娶汉族官吏的女儿为妻 D . 在兵役册上必须注明鲜卑复姓
15、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长期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涣散,实是我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主要忽视了(    )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

②分裂中孕育的统一因素

③江南经济的发展

④君主专制逐步加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6、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B . 都促进了民族融合 C . 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D . 都加强了君主专制
17、关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都是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B . 两次运动中心都在意大利 C . 但丁是启蒙运动的杰出代表 D . 伏尔泰是文艺复兴的先驱
18、这是法国大革命期间,被囚禁的国王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不由发出感叹:“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揭示了启蒙思想的重大意义,即(    )
A . 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B . 促进了工人运动发展 C . 阻碍了法国社会发展 D . 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19、中学生应该学会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以下是他们对拿破仑所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他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B . 他颁布《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C . 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D . 他后期的对外战争都维护了当地人民的利益
20、瓦特和他的同伴改进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并问他们在忙什么。瓦特的同伴说:“正忙于制造一种梦寐以求的机器。”国王不解地问:“这种机器有何用?”瓦特的同伴不可能回答(    )
A . 提供动力,推动大工厂生产发展 B . 推动交通运输工具进步 C . “蒸汽时代”即将来临 D . 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
21、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起着促进作用。华盛顿与林肯对美国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相同作用是(    )
A .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 推翻了封建统治 D . 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2、某历史研究小组的同学收集了“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英国的新生”等相关资料,你认为他要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
A . 欧美国家的剧变 B . “蒸汽时代” C . 城市化进程 D . 社会生活的变迁
23、比较历史事件的异同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吴晓波对《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共同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

①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献

②都主张人生而自由平等

③都对封建统治进行批评和否定

④都推动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4、动力是机器大生产的核心,动力变革的先后顺序是(    )
A . 水力—电力—蒸汽 B . 蒸汽—水力—电力 C . 水力—蒸汽—电力 D . 电力—水力—蒸汽
25、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法双方投入近200万兵力、共伤亡70多万人,属于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有“绞肉机”之称的战役是(    )
A . 马恩河战役 B . 索姆河战役 C . 日德兰海战 D . 凡尔登战役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君书更法篇》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三: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随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汉书武帝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商君”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付诸实践的是什么事件?“商君”改革与材料二中的“秦王扫六合”有什么联系?
(2)材料二中“秦王扫六合”后,为了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三中“武帝之雄才大略”,在针对地方割据问题上,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是把什么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对待“武帝”所推崇的思想,材料二中的“秦王”是什么态度?“武帝”和“秦王”采取不同思想统治措施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秦始皇、汉武帝的最大贡献分别是什么?
2、某校初三(3)班同学学习了世界近代史后,想探究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和发展的历史,现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1)他们想制作17世纪到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国家

时间

主要领导人

法律文献

政体

英国

1640—1688

克伦威尔

A

君主立宪制

美国

1775—1783

华盛顿

《独立宣言》

联邦总统制

法国

B

罗伯斯庇尔

《人权宣言》

民主共和制

请你填写完成表中A      ,B      的内容。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表中一系列法律文献的制定和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      

(2)正确写出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世界资本主义逐步发展、完善和走向成熟的根本原因。
(3)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迅速扩展,此后不久爆发的经济领域的革命是什么?该革命引发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领域进入什么时代?
(4)19世纪40年代,就在资本主义如日中天的时候,有两个特殊的思想家却在解剖资本主义的罪恶,他们研究如何推翻资本主义,他们是谁?他们创立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5)综上探究,你对资本主义制度有怎样的认识?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

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这一事件中,当时美国政府的最高目标是什么?
(2)这位沙皇是谁?他的改革措施对俄国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远见的战略眼光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樊片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