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7-2018学年高三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造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 可以直接用淀粉溶液检验海水中是否含碘元素 C . 石油的分馏过程主要涉及化学变化 D . 中国古代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来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2、聚苯乙烯塑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其单体可由乙苯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其反应原理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苯乙烯可通过加聚反生成聚苯乙烯 B . 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 . 乙苯、苯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且其褪色原理相同 D . 等质量的聚苯乙烯与苯乙烯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 . 36g由35Cl和37Cl组成的氯气中所含质子数一定为17NA C . 25℃时,pH=12的氨水中所含OH-的数目为0.01NA D . 30 g由甲醛(HCHO)与乙酸混合的溶液中所含C-H键的数目为2NA
4、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子半径:Y>Z>W B . 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均比X的强 C . W、X、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 . 单质的熔点:Y>X>W
5、在微生物作用下电解有机废水(含CH3COOH),可获得淸洁能源H2。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源B极为负极 B . 通电后,若有0.1 mol H2生成,则转移0. 2 mol电子 C . 通电后,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移动,最终右侧溶液pH减小 D . 与电源A极相连的惰性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COOH-8e-+2H2O=2CO2↑+ 8H+
6、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KNO3和KOH 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

NO3-被还原为NH3

B

将Fe(NO3 )2样品落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NO3 )2样品中一定含有Fe2+

C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Ag2S)

Ksp(Ag2S)>Ksp(Ag2CO3)

D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加入FeCl3溶液

有机层呈橙红色

还原性:Fe2+>I-

A . A    B . B    C . C    D . D
7、20℃时,在H2C2O4、NaOH混合溶液中,c(H2C2O4)-c(HC2O4-)+c(C2O42-)=0.100mol/L。含碳元素微粒的分布分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①表示H2C2O4的分布曲线,③表示C2O42-的分布曲线 B . 20℃时,H2C2O4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Ka=1×10-4.2 C . Q点对应溶液中lgc(H+)<lgc(OH-) D . 0.100mol/L的NaHC204溶液中:c(OH-)=c(H+)-2c(C2042-)+c(H2C2O4)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实验室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Cl2→CCl3CHO+ 5HCl,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是C2H5OH+HCl→C2H5Cl+H2O。 某探究小组模拟制备三氯乙醛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加热装置均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检查虚线框内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3)若撤去装置B,对实验的影响是      
(4)实验时发现D中导管口处气泡速率过快,合理的解决方法是      
(5)已知:CCl3CHO+OH-→CHCl3+HCOO- HCOO-+I2=H++2I-+CO2↑ I2+2S2O32-=2I-+S4O62-

称取0.40g产品,配成待测溶液,加入20.00mL0.100mol/L 碘标准溶液,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并立即用0.02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上述操作3次,平均消耗Na2SO3溶液20.00mL。滴定时所用指示剂是      ,达到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测得产品的纯度为      

2、纳米铜是一种性能优异的超导材料,以辉铜矿(主要成分为Cu2S)为原料制备纳米铜粉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用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废铜渣和稀硫酸共同作用可获得较纯净的Cu2S,其原理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从辉铜矿中浸取铜元素时,可用FeCl 3溶液作浸取剂。

①反应:Cu2S+4FeCl3=2CuCl2+4FeCl下标2+S,每生成1molCuCl2 ,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浸取时,在有氧环境下可维持Fe3+较高浓度,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浸取过程中加入洗涤剂溶解硫时,铜元素浸取率的变化如图3所示,未洗硫时铜元素浸取率较低,其原因是      

(3)“萃取”时,两种金属离子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4所示。当pH>1.7时,pH越大,金属离子萃取率越低,其中Fe3+萃取率降低的原因是      

(4)用“反萃取”得到的CuSO4 溶液制备纳米铜粉时,该反应中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质量之比为      
(5)在萃取后的“水相”中加入适量氨水,静置,再经过滤、      、干燥、      等操作可得到Fe2O3 产品。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2017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致电祝贺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外形像冰,在常温常压下迅速分解释放出甲烷,被称为未来新能源。
(1)“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      (回答一条即可)。
(2)甲烷自热重整是先进的制氢方法,包含甲烷氧化和蒸汽重整两个过程。向反应系统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反应过程

化学方程式

焓变△H(kJ.mol-1)

活化能E.(kJ.mol-1)

甲烷氧化

CH4(g)+O2(g) CO(g )+2H2O(g)

-802.6

125.6

CH4(g)+O2(g) CO2(g )+2H2(g)

-322.0

172. 5

蒸气重整

CH4(g)+H2O(g) CO(g)+3H2(g)

+206.2

240.1

CH4(g)+2H2O(g) CO2(g)+4H2(g)

+ 158. 6

243.9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初始阶段,甲烷蒸汽重整的反应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甲烷氧化的反应速率。

②反应CH4(g)+H2O(g) CO(g)+3H2(g)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其中n(CH4):n(H2O)=1:1]如图所示。

该反应在图中A点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图中压强(p1、p2、p3、p4)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从能量角度分析,甲烷自热重整方法的先进之处在于      

④如果进料中氧气量过大,最终会导致H2物质量分数降底,原因是      

(3)甲烷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其能源和开境上的双重意义重大,甲烷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所示。


①过程II中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只有过程I投料比       ,过程II中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

③该技术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镧系为元素周期表中第ⅢB族、原子序数为57~71的元素。
(1)镝(Dy)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Xe]4f106s2 , 画出镝(Dy)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图:      
(2)高温超导材料镧钡铜氧化物中含有Cu3+ , 基态时Cu3+ 的电子排布式为      
(3)观察下面四种镧系元素的电离能数据,判断最有可能显示+3 价的元素是      (填元素名称)。几种镧系元素的电离能(单位:kJ • mol-1)

元素

I1

I2

I3

I4

Yb(镱)

604

1217

4494

5014

Lu(镥)

532

1390

4111

4987

La(镧)

538

1067

1850

5419

Ce(铈)

527

1047

1949

3547

(4)元素铈(Ce)可以形成配合物(NH4)2[Ce(NO3)6]。

①组成配合物的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②写出氮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氢键:      (任写一种)。

③元素Al 也有类似成键情况,气态氯化铝分子表示为(AlCl3)2 , 分子中Al 原子杂化方式为      ,分子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填字母)。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配位键

(5)PrO2(二氧化镨)的晶体结构与CaF2相似,晶胞中镨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PrO2(二氧化镨)的晶胞中有      个氧原子;已知晶胞参数为a pm,密度为ρ g· cm-3 , NA=       (用含a、ρ的代数式表示)。
3、已知A的分子式为C2H2 , B是合成塑料的单体,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M 是一种具有广谱高效食品防腐作用的有机物,以A 为原料合成B 和M的路线如图所示。

(1)C→D的反应类型为      ,B的结构简式为      
(2)写出E→F的化学方程式:      
(3)G 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写出由G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M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四种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含有萃环且苯环上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③ 遇FeCl3溶液不显紫色

④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的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一个碳原子上同时连接两个-OH的结构不稳定)

(5)对甲基苯酚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写出以乙炔、丙炔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对甲基苯酚的合成路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2017-2018学年高三理综-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