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新课标Ⅰ)模拟考试卷(一)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1小题)
①变革结算方式,减少现金使用 ②降低交易费用,防止通货膨胀
③创新消费模式,方便购物消费 ④保证账户安全,扩大居民消费
①促进市场需求平衡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②发挥市场形成价格机制的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③市场健康发展需要营造公平合理的环境
④市场健康发展需要严格的市场准入规则
(1)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2)①在数量和质量上,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①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具有专政的职能
②公民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③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④公民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矛盾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①坚持监管的职责,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依法行政,加快建立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③完善其内、外部监督,维护人民利益
④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
①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②我国的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国家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交往活动
④注重支持宗教界加强自身建设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矛盾具有普遍性,蕴含了矛盾特殊性
①没有脱离社会的“自我实现”,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③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指出,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国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提升,质量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和问题突出,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迫切需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就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提出如下意见:坚持以企业为质量提升主体,加强全面质量监管,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水平。打造质量标杆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提高。推动企业发展个性定制、规模定制、高端定制,推动产品供给向中高端迈进。
结合材料,概括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意义,并说明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应如何全面提高质量、提高自身竞争力。
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的探索经过了艰辛的历程。这一探索历程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完成的,既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反映了人类文明共同的价值追求。
时间 | 会议 | 内容 |
1978年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
1997年 | 十五大 | 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2007年 | 十七大 | 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 | 十八大 | 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2017年 | 十九大 | 提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
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法制完善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关系;并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探索依法治国的理政方式。
晚清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一方面忧虑自己的传统文化难以应对陌生而异己的世界,突然暴露出千疮百孔,忧虑它是否气数将尽;一方面,是怕挟着军舰大炮的强势西洋文化会战胜与吃掉我们的文化传统。学西方学多了,怕丢了祖宗;学少了,怕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继承传统多了,怕复古封建;少了,又怕丢了民族特色。
中国的文化传统是活的传统,是与现代世界接轨的传统,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包括了对自己文化更新转化、对外来文化吸收消化的能力,包括了适应全球大势、进行最佳选择与为我所用、不忘初心又谋求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