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某NH4NO3溶液的pH=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盐溶液也可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B . NH4NO3是一种复合肥料 C . NH4NO3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D . 久施NH4NO3的土壤可能被酸化
2、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X

Y

Z

A

Fe

FeCl2

Fe2O3

B

Ca(OH)2

NaOH

NaCl

C

AgNO3

Ba(NO32

BaSO4

D

H2O

O2

CO2

A . A   B . B   C . C   D . D
3、化学物质通常都有其“功”与“过”,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 . 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 B . 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 C . 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 D . 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
4、银针曾是中医针灸的常用器械,银的元素符号是(   )
A . Al                B . Ag               C . Mg                D . Hg
5、以下是中国利用竹子造纸的过程,其中肯定有化学变化的步骤是(   )
A . 砍下竹子于水塘浸泡                 B . 加碱液煮料成纸浆 C . 将纸浆捞起过滤水分,成为纸膜       D . 压紧晾干纸膜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因为所有化学反应都放出热量 C . 在生煤火炉时,可点燃木柴来引燃煤,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点 D . 合金被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合金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具有更多优良性能
7、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观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B . 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C . 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D . 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变
8、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 4NH3+3O2 6H2O+2N2 B . Na2SiO3+H2SO4═H2SiO3↓+Na2SO4 C . 2FeCl2+Cl2═2FeCl3 D . 2HgO 2Hg+O2
9、两个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金属锌和镁,然后分别逐渐加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图反映出镁比锌的金属活动性强 B . a点时,两个烧杯中的酸都恰好完全反应 C . b点时,两个烧杯中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D . c点时,两个烧杯中都有金属剩余
10、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 , 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 NaOH    B . BaCl2    C . KNO3    D . AgNO3
11、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循环体系。

分析图示,得出下列结论:

①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②该过程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

③该体系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氢气 ④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

⑤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是混合物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

A . 2 个    B . 3 个    C . 4 个    D . 5 个
12、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器盛装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铝制品在空气中不易生锈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盛澄清石灰水瓶壁有一层薄膜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酒精作燃料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在铁制品表面涂油、刷漆或镀铬等都能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
2、图a 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 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 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 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 可知,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图b 方框内的数字是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3)有关图C 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
A . 原子序数:Z>Y  B . 核外电子数:X=Y  C . Y 和Z 同处于第二周期
3、小青和同学们一起完成了氢气燃烧的实验,并绘制了该反映的微观示意图.

请你和她讨论下列问题:

(1)图中①的微观实质是      ,②的微观实质是      .
(2)图中方框内表示纯净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4、20℃时,将不同质量的NaCl晶体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质量与加入NaCl晶体质量的对应关系如表:

组别

物质质量

A

B

C

D

E

NaCl晶体质量/g

5

15

20

30

40

所得溶液质量/g

105

115

X

130

13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组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C组X的值为      .
(3)如图为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图上a点纵坐标的值为      .Ca(OH)2的溶解度温度变化的趋势与NaCl相反,则室温时,向饱和石灰水加入少量生石灰,并恢复到室温,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或“=”)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5、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②      
(3)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出一种物质的类别)      
6、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b的名称: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      (填字母)。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做      
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      ,一定不是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