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开发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过程中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液氮作制冷剂    B .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 活性炭作净水剂    D . 洗洁精通过乳化作用除去油污
2、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石墨、C60都属于单质    B . 氯化钠、烧碱、小苏打都是盐类 C . 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天然材料    D . 钠、铁、硒都是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稀释浓硫酸 C . 配制20%的Ca(OH)2溶液    D . 除去CO中的C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B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 浓硫酸敞口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分数会变大    D .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5、下表是某同学在错题本中整理的部分内容,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用语

B.现象描述

H——表示一个氢分子

2Fe2+——表示两个铁离子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性质与其对应用途

D.事实与解释

石墨质软而滑腻——做润滑剂

N2常温下性质稳定——制氮肥、炸药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不断运动

O2和O3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A . A    B . B    C . C    D . D
6、丙氨酸是一种氨基酸,其化学式为C3HxO2N,相对分子质量是8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    B . 丙氨酸化学式中x=7 C . 无法计算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D . 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7、下列列四个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试剂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分别取样加明矾,然后振荡

B

除去KCl中混有的少量量KClO3

加少量二氧化锰,充分加热

C

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

通过的热的铜网

D

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活动性

使用铜丝、银丝和Al(NO3)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体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X B . 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Y>X=Z C . t3℃时,将X溶液降温到t1℃,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 . t3℃时,将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到t1℃,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是Z>Y>X
9、某实验小组进行“配制117g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活动时出现了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 . 氯化钠放在右盘    B . 氯化钠洒出 C . 俯视读数    D . 配好溶液装瓶时溅出
10、物质X在5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 RO2+2SO2 , 测得生成R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B . X中含有R、S、O三种元素 C .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    D . X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分析图一,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反应生成的 粒子和 粒子个数比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2)图二是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示意图,从微观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      (填粒子符号,涉及A、B用对应粒子的化学式表示)之间的反应。
(3)图三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

①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      周期;图中x=      

②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氯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③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结构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层数

2、某硫酸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2O3、Fe3O4、FeO,还有少量难溶于水和酸的SiO2)可用于制备FeCO3 , 其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烧渣”中所含的四种物质,其类别都属于      。写出FeO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操作X”的名称为      ,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3)“还原”的的是将溶液中的Fe2(SO4)3转化为FeSO4 , 此过程中发生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是      
(4)(NH4)2CO3中,氮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5)硫酸铵该在农业上的用途是      ,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是      。从硫酸铵溶液中提纯得到硫酸铵晶体,其操作步骤分别是加热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
3、化学源于生活,生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①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      元素。

②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      

(2)在建沪通大桥是长江上最长的公铁两用大桥。大桥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化学知识。

①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的材料都是钢,钢属于      (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②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      发生反应而生锈。

③大桥施工过程中用乙快(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大桥的建成,缩短了南通到上海的时间,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下列环境问题与化石燃料使用无关的是      (填序号)。

A.雾霾天气  

B.温室效应 

C.赤潮的形成  

D.酸雨的形成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基础,某校学生进行了以下化学实验:
Ⅰ.甲小组利用下列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时,选用的装置是      (填字母),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右侧E和F装置连接,可测量氧气体积,氧气应从      (填“a”或b)口通入。
(4)Ⅱ.乙小组的同学对一包在空气中敵口放置了一段时间的碱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碱石灰是由CaO和NaOH固体混合而成,通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及干燥气体。②熟石灰固体溶解度小,溶于水放出的热量少,可以忽路不计。

【提出猜想】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NaOH、 Na2CO3、 CaCO3      等五种物质。

(5)【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过程如下:

①小明取部分该碱石灰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碱石灰样品中不含CaO和      。继续加足量水,振荡,静置后有白色沉淀。

②从小明的试管中取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把过程②所得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6)【思考分析】①上述实验步骤①中所得白色沉淀为      

②证明上述实验步骤②中加入的BaCl2溶液已过量的方法是      

③若向上述实验步骤③中改滴紫色石蕊试液,观观察到的现象为       

(7)【解释结论】该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硫酸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酸,常用于生产化肥、冶炼金属、农药、制药等。历史上曾将硫酸的消耗量作为一个国家化工生产发达程度的标标。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稀硫酸有强酸性。

工业制硫酸的流程为:

(1)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①生产过程中通常将原料黄铁矿(FeS2)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②用pH试纸测某一稀硫酸溶液的pH的操作是      

(2)某工厂化验室用逐滴滴加9.8%的稀硫酸的方法中和一定量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 , 最终得到干燥的沉淀23.3g(不考虑其它物质的影响)求加入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开发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