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可燃性    B . 挥发性    C . 溶解性    D . 导电性
2、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洁净空气    B . 新鲜牛奶    C . 冰水混合    D . 矿泉水
3、P2O5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0    B . +2    C . +5    D . +10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 氮气和液氮    B . 石墨和C60    C . 冰和干冰    D . 汞与水银
5、属于氮肥的是(   )
A . CO(NH2)2    B . Ca3(PO4)2    C . Na2SO4    D . K2CO3
6、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
A . 铁丝    B . 硫粉    C . 氢气    D . 红磷
7、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对应关系相符合的是(   )
A . FeCl3氯化亚铁    B . CuSO4胆矾    C . NaCl    食盐    D . CaCO3生石灰
8、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的成分可以是(   )
A . NaOH    B . CaO    C . Ca(OH)2    D . Mg(OH)2
9、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
A . 面粉    B . 食用油    C . 果酱    D . 纯碱(Na2CO3
10、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相符的是(   )

① 2Fe——2 个铁原子    ②O2——2个氧原子    ③2H2O——2个水分子

④ 2H——2 个氢元素    ⑤ ——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11、下列装置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中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   )
A . B . C . D .
12、葡萄糖(C6H12O6)属于(   )
A . 盐    B . 氧化物    C . 单质    D . 有机物
13、在化学反应C+H2O H2+CO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
A . C    B . H2O    C . H2    D . CO
14、有关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干冰中的CO2 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 . 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 C . 氧气变成液氧时微粒质量变小了 D .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增大
15、钠在氯气中燃烧: 2Na+Cl2= 2NaCl,该反应属于( )
A . 分解反应    B . 化合反应    C . 复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16、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铁粉和铜粉

滴加足量稀硫酸,过滤

B

检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盐酸

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C

除去硫酸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D

除去 CaO 中的CaCO3

加足量的水,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7、关于CO2与 CO 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2比 CO 多一个氧元素 B . 性质:都能溶于水;CO2 不能燃烧,CO 有可燃性 C . 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O 用于冶炼金属 D . 危害:都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18、科学家最新发现,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为超级储能装置,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 反应中 X、Z 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 3:7 C . 反应中 Y 和 W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5 D . 参加反应的 Y 中氮元素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 Z 的质量
19、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盐 A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滤液中加入钠盐 B 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在滤渣中的加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 A、B分别为(   )
A . 氯化钾、碳酸钠    B . 氯化镁、硝酸钠 C . 氯化钡、硫酸钠    D . 氯化钡、碳酸钠
20、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镁中含有金属元素,则碱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 .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 C . 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D . 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CO2 , 则燃烧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2018 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我们需要:

①清新的空气。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       气,使人类生生不息;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性,以减少污染物的吸入;美丽的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②洁净的水源。天然水通过蒸发、沙滤、氧化等得到净化,其中蒸发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自来水生产加入液氯的作用是      。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       ,0.5mol 水中约含       个氢原子。

③清洁的能源。化石燃料煤、石油、甲烷(CH4)中,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①2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②除去KNO3晶体中混有的少量 NaCl,通过溶解、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比较纯净的KNO3晶体。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      

③用 4 只小烧杯取 T℃时的水各 50 克,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1

2

3

4

KNO3 质量/g

40

50

60

70

H2O质量/g

50

50

50

50

溶液质量/g

90

100

105

X

Ⅰ.实验 1 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 4 中 X 的值为       

Ⅱ. T℃时KNO3 的溶解度是      g/100g 水。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烧杯中有一些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 A,为确定其变质情况,进行如下实验。

(1)生成气体 B 的化学方程式      
(2)试剂 X 是      (选填“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
(3)若所加试剂 Y 是氯化铁溶液,则生成红褐色沉淀 E 的化学方程式      
(4)滤液 D 中溶质的成分有      
(5)结论:由方案 2 可知,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是      (填“部分变质”或“完全变质”)。
2、利用下图装置探究物质的性质(部分固定装置略)。

(1)①仪器 a 的名称      ; 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 C 的作用      ;装置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装置 E 中固体由黑色变成亮红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④ 装置 F 是安全瓶,其作用是      

⑤把装置 A 中换成酒精灯,可用于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0

t1

t2

t3

固体质量/g

26.0

20.2

16.4

16.4

(2)Ⅰ.共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g;
(3)Ⅱ.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是      mol(通过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3、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乙中反应的现象是       

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丁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②当甲、乙试管内的固体完全溶解后,将两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并加入过量的锌片、过滤,则滤渣的成分 是      ,滤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③请设计能说明 NaOH 与H2SO4是否恰好中和的实验方案。(本题中所用过的试剂不能再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④实验结束后,将乙(其中固体全部溶解)、丁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静置,最终看到上层清液呈红色,废液下层有沉淀。由此推断上层清液的成分有酚酞、水和      。 写出生成下层沉淀物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进行化学实验研究,除需要考虑生成什么物质外,还需要考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长宁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