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洹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物体从离地面45m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取10m/s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运动3 s后落地
B .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
C .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内的位移为25 m
D .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
2、一个小石块从空中a点自由落下,先后经过b点和c点.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它经过b点时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bc段位移之比为( )
A . 1:3
B . 1:5
C . 1:8
D . 1:9
3、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
A . 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
B . 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m
C . 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
D . 甲、乙两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
4、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下列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
A . 研究在校运动会上跳高运动员的过杆动作
B . 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C . 研究”婵娥”二号卫星的运动轨迹
D .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入水动作
5、一质点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运动,已知加速度方向沿x轴正方向,当加速度a的值由零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再逐渐减小到0的过程中,该质点( )
A .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 速度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 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 位移一直在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6、假设你在运动会上百米赛跑成绩是14s,整个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前进14m,平均速度是7m/s;第二阶段用时9s,平均速度8m/s.请估算一下第三阶段的平均速度约是( )
A . 6 m/s
B . 5.5 m/s
C . 4.7 m/s
D . 3.2 m/s
7、物体以5m/s的初速度沿光滑斜坡向上减速运动,经4s又滑回原处时速度大小仍为5m/s,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 10 m/s2 , 方向沿斜面向下
B . 5 m/s2 , 方向沿斜面向下
C . 2.5 m/s2 , 方向沿斜面向下
D . 0
8、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加速度滚下,依次通过A、B、C三点,已知AB=12m,BC=20m,小球通过AB、BC所用时间均为2s,则小球通过A、B、C三点的速度分别为( )
A . 6 m/s 8 m/s 10 m/s
B . 0 m/s 4 m/s 8 m/s
C . 2 m/s 4 m/s 6 m/s
D . 4 m/s 8 m/s 12 m/s
9、如图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 )
A . 从同一地点出发
B . A在B前3 m处
C . B在A前3 m处
D . B在A前5 m处
1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2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m/s.在这2s内该物体的( )
A . 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8 m/s
B . 速度变化的大小为4 m/s
C .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 m/s2
D . 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2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汽车在水平面上刹车,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24t﹣6t2 , 则它的加速度是 m/s2 , 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
2、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站台上,观测到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全部列车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此列车的车厢数目为 节.
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先后经过A、B、C三点,AB=BC,质点在AB段和BC段平均速度分别为20m/s、30m/s,根据以上条件可得质点在AC段的平均速度 m/s,质点在C点的瞬时速度 m/s.
4、某同学利用图1示装置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实验中,必要的措施是 .
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
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
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
②他实验时将打点机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2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画出)s1=3.59cm,s2=4.41cm,s3=5.19cm,s4=5.97cm,s5=6.78cm,s6=7.64cm,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2(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打点计时器在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B= m/s.(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同学们利用如题图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直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读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g).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cm(g取10m/s2).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建筑工人安装脚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一名建筑工人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由静止脱手,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 不计楼层面的厚度)试问:
(1)假设杆的下端离地面45m,那么铁杆碰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
(2)若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楼层面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距离该楼层面的高度是多少?
2、某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时刻看到前方路上有障碍物,立即进行刹车,从看到障碍物到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停下,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如图,图象由一段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一段曲线组成.求:
(1)该人刹车的反应时间;
(2)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及刹车的时间.
3、甲乙两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甲车在前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乙车在后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两车相距24m时,甲车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 . 问这过程中:
(1)甲乙两车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需经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