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

1、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 . 大包干 B . 公私合营 C . 集体化 D . 生产合作社
2、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

A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 坚持改革开放 C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 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3、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D . 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刑法》 C . 《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土地改革完成 C . “一五”计划完成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    )
A .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B .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C . 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D . 采用公元纪年
7、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永载史册的一幕发生在(    )
A . 1949年4月23日 B . 1949年9月30日 C . 1949年10月1日 D . 1949年10月2日
8、西藏自古以来是我国的领土,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A . 1950年 B . 1951年 C . 1952年 D . 1953年
9、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    )
A . 董存瑞 B . 邱少云 C . 罗盛教 D . 黄继光
10、1950年美国侵犯我国主权的行动有(    )

①出兵朝鲜

②美国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以美国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

④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④ D . ②③④
11、彭德怀在一次战争后指出:“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次战争是(    )
A . 抗日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解放战争 D . 抗美援朝战争
12、下表为岭下、铜山、后村三村阶级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共同纲领》的颁布 D . 抗美援朝的胜利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
A . 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B .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 .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D . 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
14、下列交通运输建设成就不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是(    )
A . 兰新铁路 B . 川藏公路 C . 青藏公路 D . 新藏公路
15、“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云,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就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轧钢厂建设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 D . ②③
1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共同纲领》
17、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对象是(    )

①农业     ②交通运输业     ③手工业     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18、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
A .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 . 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 . 全行业公私合营 D . 保存富农经济
19、“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指的是(    )
A . 1946—1956 B . 1956—1966 C . 1966—1976 D . 1976—1986
2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 “九一三事件” C . “四五运动”的爆发 D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21、1980年,中共中央平反了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平反的对象是(    )
A . 刘少奇 B . 彭德怀 C . 朱德 D . 焦裕禄
2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模范人物被誉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是(    )
A . 钱三强 B . 邓稼先 C . 王进喜 D . 孔繁森
23、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 焦裕禄 B . 袁隆平 C . 王进喜 D . 雷锋
2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发生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指(    )
A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 .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C . 提出“两个凡是”方针 D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的讲话
25、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中共(    )
A . 八大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 十二大 D . 十三大
26、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    )
A . 2000年 B . 2001年 C . 2002年 D . 2003年
27、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
A . 深圳 B . 珠海 C . 厦门 D . 汕头
28、被誉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邓小平 D . 江泽民
29、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    )
A .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 .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全面深化改革

③全面依法治国

④全面从严治党

⑤全面弘扬传统文化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⑤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获得了空前的统一。
A . 正确 B . 错误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A . 正确 B . 错误
3、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 . 正确 B . 错误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A . 正确 B . 错误
5、在中共十六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A . 正确 B . 错误

三、选择填空题(共1小题)

1、请将下列会议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E.中共十五大   F.中共十八大                 G.中共十九大

会议

内容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四、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三:1958年10月25日,山东范县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认为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材料四:

(1)与材料一有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为什么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这条“路”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4)材料四中粮食产量的变化是因为实行哪种制度导致的?这一制度的推行与新中国历史上哪一次会议有关?
(5)你能从新中国对农业的历次改革中得到哪些启示?
2、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回首六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会引起我们深深地思考。

【一穷二白】

材料一:(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只能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

【神奇逆转】

材料二:

年份

项目

1952年

总产量

1.64亿吨

130.4亿吨

135亿吨

0.65亿吨

比1949年增长

36%

193%

754%

105%

1957年

总产量

1.95亿吨

164亿吨

535亿吨

1.3亿吨

比1952年增长

19%

26%

296%

100%

【重大挫折】

材料三: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分析,改变现状的途径是什么?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方针?
(2)分析1952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增长和1957年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比1952年增长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结合相关史实,判断图一《人民日报》中的报道情况是否真实?说明理由。并分析指出图二中经济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从上述曲折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3、阅读《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请回答:

(1)1980年我国开放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

A      ;B      ;C      ;D      

(2)在对外开放中,形成的三个经济开放区是:

E      ;F      ;G      

(3)随着对外开放的地区扩大,1988年我国增设了哪一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了哪一开发区,这一开发区已发展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4)历经几十年的开放,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