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29小题)

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②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③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④都重视任用人才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明皇李隆基“以姚崇、宋璟为相,廓清武后则天以来之积弊,励精图治,至民夜户不闭,道不抬遗。遂达臻全盛。”这里“明皇”所创造的治世是指( )

A . 文景之冶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3、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为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 .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 B . 推行科举制,重用贤人,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C . 善于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D . 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4、“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诗写于元末,反映了元朝( )

A . 统一全国,疆域辽阔           B . 文化事业发展 C . 中外交往频繁                 D . 民族融合发展
5、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

A . 陈桥驿兵变 B . 五代的频繁更替 C . 唐末农民起义 D . 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
6、

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昭君出塞 C . 文成公主进藏 D . 玄奘西游
7、契丹,一个彪悍的民族,在《魏书》中第一次出现于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庞大帝国,雄踞中国北方。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 . 吐蕃 B . C . 西夏 D .
8、统一蒙古族各部,建立蒙古国的是(    )

A . 阿骨打 B . 阿保机 C . 铁木真 D . 忽必烈
9、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这一朝代是(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明朝 D . 清朝
10、宋代为了改变武将专横跋扈的局面,采取了不少应对策略。下列属于这方面改革措施的是(    )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③重用武将平定全国

④领兵权与发兵权分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1、北宋建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关北宋初期加强中央集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暗示石守信等统军大将交出兵权 B .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抗辽不力 C . 派武将担任地方长官,并设置通判和转运使 D .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12、“它把一个集权、富饶、稳定和辽阔的帝国搞成斗争不休、不安全和分裂的国家。历史学家早就认为它是唐朝史的一个转折点”。它的主角是(    )
A . 杨贵妃 B . 朱温 C . 黄巢 D . 安禄山
13、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李渊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1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与这首诗相关的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科举制
15、唐朝逐渐完善科举制,殿试、武举开始于(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6、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因为它(    )

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②有利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

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中央集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17、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上海世博会日本国家馆日,一艘复制的日本帆船驶入了上海的十六铺码头,再现了当年的盛况。这艘船再现的是(    )

A . 日本派遗唐使到唐朝学习 B . 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 . 玄奘西行去印度求取佛经 D . 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
18、著名影星王宝强自导自演《大闹天竺》于2016年12月23日上映。提到天竺,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为中国——天竺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就是(    )
A . 班超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19、某导演在拍摄有关唐玄宗李隆基的影视作品时,可能出现在其中的场景是(    )
A . 继承李渊皇位 B . 文成公主出嫁 C . 安史之乱爆发 D . 玄奘西行取经
20、1928年,陇海铁路修筑到洛阳邙山时毁坏了一批唐代墓葬,随葬品中常见的是一种造型精美、色彩亮丽的瓷器。你认为最有可能的是?(    )

A . 邢窑白瓷 B . 越窑青瓷 C . 唐三彩 D . 景德镇青花瓷
21、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大食,波斯,罗马)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

A .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 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22、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    )

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②增加科举名额

③让文官担任要职

④设立进士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3、关于娱乐场所“瓦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给城市生活增添了生机 B . 出现在宋朝时期 C . 是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D . 分布于广大农村
24、宋朝的对外贸易非常频繁,出海贸易的商人应该向哪个部门报批(    )
A . 市舶司 B . 中书省 C . 转运使 D . 广州十三行
25、四大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四大发明中直接促进世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是(    )

①火药

②造纸术

③印刷术

④指南针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26、宋代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

②宋朝的皇帝实行“戒奢从简”的政策

③自然条件优越

④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7、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由中国传入欧洲,并由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科技成就是(    )
A . 指南针 B . 造纸术 C . 印刷术 D . 火药
28、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蒙古灭金

②元朝建立

③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

④忽必烈继承汗位

⑤西夏灭亡

⑥南宋灭亡

A . ①③②⑤④⑥ B . ③⑤①④②⑥ C . ②①④③⑥⑤ D . ③①②④⑤⑥
29、学习宋元历史后,某班四位同学作了如下主题的演讲,你认为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 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二、判断题 (共5小题)

1、“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大运河这一历史工程的赞颂。
A . 正确 B . 错误
2、隋文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A . 正确 B . 错误
3、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A . 正确 B . 错误
4、下图反映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局部)。

A . 正确 B . 错误
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图正确反映了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情况。

A . 正确 B . 错误

三、填空题 (共3小题)

1、唐太宗在位期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史称“      ”,唐玄宗在位前期,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      ”。
2、盛唐时期农业发达,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3、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南宋有一些文臣武将十分爱国,其中比较有名的是:      抗金,      抗元。

四、材料解析题 (共3小题)

1、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推动与周边民族和谐相处的两个典型政策。
(4)国家与国家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两个典型事例。
(5)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的制度。
(6)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7)列举本学期所学的因暴政导致亡国的君主和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落的君主。
(8)结合你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自北向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材料二: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三: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四:马可·波罗,意大利旅行家。在元世祖时来华,居住了十几年,他口述下的某著作记述了大都的繁荣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1)材料一中的运河是谁在位期间开通的?它的开通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宋朝城市商业发展与唐朝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
(4)材料四中的“某著作”指的是什么?
(5)通过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学习,你认为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哪些?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5年,北宋和辽双方订立和议,辽朝撤军,宋给辽岁币,此后很长时间双方保持着和平局面;1044年北宋和西夏订立“宋夏和议”,西夏元昊向北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境贸易兴旺;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材料二:(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

材料三:2014年3月3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民警当场击毙4名暴徒、抓获1人。据相关部门调查证实,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南宋与金“绍兴和议”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2)据材料二,元朝为实现对广大疆域的管辖实行了怎样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又设置了什么机构专门管理西藏和台湾地区?
(3)你认为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