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盛水的容器,现把两个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物体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
B . 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相等
C . 两物体的质量相等
D . 乙容器中物体密度较大
2、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装置,分别将重1N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轮重0.2 N,不计摩擦和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甲和F乙 , 机械效率分别是 η甲、η乙 , 则( )
A . η甲>η乙
B . η甲<η乙
C . F甲>F乙
D . F甲=F乙
3、全国第十三届运动会于2017年8月在天津市举行,如图是吉祥物“津娃”参加排球比赛。比赛过程中,跳发球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其动作要领可简化为“抛球、腾空、击球和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 )
A . 抛球和腾空
B . 抛球和击球
C . 腾空和击球
D . 击球和落地
4、下列选项中是晶体的( )
A . 蜡
B . 沥青
C . 铜
D . 玻璃
5、如图所示的四幅图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学原理与其他三幅不同的是( )
A .
瞄准鱼下方叉鱼
B .
放大镜
C .
湖中的倒影
D .
水碗中的筷子




6、小明在冬季观察到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屋顶的雪水凝华成冰溜子
B . 孩子们堆的雪人因升华会逐渐变小
C . 人呼出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白气
D . 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固形成雾凇
7、电是人们的好帮手,但若摸不准它的脾气,不注意用电安全,也可能会发生触电事故.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
A . 卫生间应该安装带有防水盖的多功能插座
B . 可用湿手接触照明电路中的开关
C .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测电笔的任何金属体
D . 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属外壳必须接零线
8、为了更好的开展“全民上冰雪”活动,我市开设了许多公益冰场,关于滑冰中的一些现象,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脚向后蹬冰,人会向前滑行,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 人在冰面上静止时,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 冰刀划过的冰面出现划痕,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脚停止蹬冰,人还会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人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9、“生活处处有物理”,关于以下生活情境解释正确的是( )
A . 火车站的站台设置安全线——流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大
B . 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异种电荷互相排斥
C . 刀刃磨得很薄——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D . 鞋底有花纹——减小摩擦
10、如图所示,“6V 3W”小灯泡的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图像.下列关于这种小灯泡的几种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 . 两端的电压为 0 时,灯丝的电阻也为零
B . 当两端的电压为 3V 时,实际功率为 0.75W
C . 额定电压一半时的电阻大于额定电流一半时的电阻
D . 额定电压一半时的功率小于额定电流一半时的功率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端上一碗阳春面,香气扑鼻而来,是由于分子的 造成的;端碗时很烫手,是 通过 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2、飞机起飞时,座位上的乘客相对于飞机是 的,飞机产生巨大轰鸣声是通过 向四周传播的。
3、现有一瓶饮用矿泉水,用手握住水瓶静止在空中,此时水瓶受到的 和手对瓶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当瓶中水喝光后,仍握在手中静止,则摩擦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是 由于瓶子受到 的作用,同时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在自行车上安装发电装置,利用车轮的转动可使车灯发光,这种发电 装置的原理是 ,工作时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能转 化为电能。
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发现电流表示数从0.1 A变为0.3 A,电压表示数改变了4 V 由此可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选填“变大”或“变小”),定值电阻R的电功率变化了 W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烧杯中装满水,在水中轻轻放入一个苹果,苹果漂浮在水面上,从烧杯中溢出 5×10-4m3的水,则苹果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N?苹果所受的重力多少?(g=10N/kg)
2、如图所示,把 20Ω 的电阻 R1 和 30Ω 电阻 R2 串联起来,接在电压为 5V 的电源上,闭合开关 后 5min,求:
(1)电流表的示数。
(2)R2 产生的热量。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的像 A′B′,保留作图痕迹。
2、画出从斜面滚下的足球受到的重力。
五、实验题(共5小题)
1、在探究热现象的实验中,小明用烧杯、试管、温度计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 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在 BC 段处于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 共存”)状态,此过程中物质的内能 (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比较图 乙中 AB 段与 CD 段可知,质量相同的冰和水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加热时间不同,原 因是 .
(2)小明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时,实验中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但 不 变。
2、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当蜡烛燃烧逐渐变短时,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移动(选填“上”或“下”)
(2)当蜡烛逐渐靠近透镜的过程中,光屏上蜡烛像的变化情况是 。
(3)靠近凸透镜右侧放置一个凹透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4)当把蜡烛放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保持蜡烛到透镜距离不变,更换一个更大焦距的 凸透镜放在原位置,则凸透镜所成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水、烧杯等器材做了如图的实验。
(1)通过 A、B、C 三次实验,可以得到浮力与 有关,通过 C、D 两次实验,可以得 到浮力大小与 无关。
(2)物体在 E 中所受的浮力为 N。
(3)该物体的密度 ρ= kg/m3。
(4)通过分析 B、C 两次实验,可以分析得到水对烧杯底的压力大小关系是 FB FC。
4、如图甲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小红在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 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她应将杠 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 或“右”)旋转一些。
(2)若只将图乙中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将右侧钩码向 移 动两个单位长度。
(3)她按如图丙所示进行实验时,若每个钩码重 0.5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读 数应为 N,如果保持弹簧测力计拉力作用点的位置不变,把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为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其示数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学生电源(6V),电流 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定值电阻(5Ω、10Ω、20Ω 各一个)、 开关、滑动变阻器和导线若干。
(1)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完整电路图。(要求连线不得交叉)
(2)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实验中依次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示数不变,记下电 流表的示数,利用描点法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 I 随电阻 R 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 出结论: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
(4)上述实验中,小强用 R=5Ω 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 把 R 换为 10Ω 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他应向 (选填“A”或“B”端移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5)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得小于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