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 分子间是有空隙的
B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 .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 .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2、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来解释( )
A . 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 . 放入水中的糖块会使水变甜
C . 天空中飞舞的雪花
D . 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物体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B . 0℃以下水变成了固体冰,分子停止了运动从而保持一定的形状
C . 大风扬尘天气,空中飘满了沙尘降低了能见度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
D .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其中电子在原子内是静止不动的
4、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 )
A .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 分子间有间隙
D .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5、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 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
6、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暗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B .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 .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7、下面四个现象中,能作为支持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证据的是( )
A . 炒菜时,香气四溢
B . 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 . 两滴水银靠近时,自动结合成一滴
D . 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难以再压缩
8、学习了热学知识后,小明对一些常见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 . 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 .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
C . 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 . 尘土飞扬,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了相互作用的引力
9、下列事例中,哪一个事不能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
A . 刮风时尘土飞扬
B . 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
C . 在墙角堆煤,过一段时间,墙表面及其内部靠近表面的一浅层都变黑了
D . 衣箱中的卫生球变小了,衣服上充满了卫生球的气味
10、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B . 花香四溢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C . 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D . 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1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
A . 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B . 气体易被压缩﹣﹣分子间隔大
C . 水加糖变甜﹣﹣分子不停地运动
D . 铁块很难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
12、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
B . 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C . 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D . 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B . 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 弹簧能够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 . 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14、在公众场所,一个人吸烟,其他人都会“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 . 被动吸烟是因为烟雾分子比较大,人容易吸入肺中
B . 这个人抽烟,烟雾扩散到周围空间,空气中含有烟的分子,并在不停的运动
C . 烟雾分子保持静止,人自己主动吸烟雾
D . 一个人吸烟,其余人羡慕也跟着吸烟
1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①湿的衣服晾晒一段时间后会变干;②打开白酒瓶或醋瓶,可闻到酒香或酸味;③走过面包房,可闻到面包香味;④将红墨水滴入水中,水会变红.你认为,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模型,哪种能较好地解释上述现象?( )
A .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是有空隙的:
B .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是紧靠着排在一起的
C .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是不停地运动的
D .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 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 ,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 .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 .
2、墨水在温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3、“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古诗中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前一诗句是指分子 加快,说明周围的气温突然 (填“升高”或“降低”).
4、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和 .
5、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它.如“满架蔷薇一院香”说明 ;铅笔很难被拉断说明 .
三、解答题和实验题(共5小题)
1、分子间存在引力,物体内部的分子必然由于引力的作用而无间隙的团聚在一起是吗?请你用实验或一个现象来说明.
2、学习了分子的相关知识后,小明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观察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几种猜想:A.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温度有关;B.分子运动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研究猜想A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热水和冷水,同时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如图所示).小明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运动与物质温度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得出的结论是 .
(2)为验证猜想B,小明和同学们又设计出如下实验方案:取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各滴入一滴蓝墨水,观察两杯水的颜色变化的快慢.
请你指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一条即可) .
3、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2)图 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 .
4、如图是一组实验,观察实验完成填空.

(1)如图1,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 ,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与混合前相比,总体积变 .
(2)图2是 现象,说明 .图3是把墨水滴入冷水和热水的情况,此实验还说明 .
(3)如图4,把一块玻璃板用弹簧测力计拉出水面,在离开水面时,观察到 ,说明了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 .
5、看图回答,回答问题:


(1)图(1)中,甲.乙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水杯中盛有质量相等.温度不同的纯净水,其中一杯是80℃的热水,另一杯是5℃的冷水,它们都静静地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同时向两个水杯中滴入一滴碳素墨水,过几分钟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在甲.乙两个水杯中,盛有热水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如图(2)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 .
(3)如图(3),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cm3.这说明 .
(4)如图(4)所示,在一只气球上画一些小圆点,充气使气球不断膨胀,观察此过程中各个小圆点之间的距离变化.该实验模拟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