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为防止骨质疏松,应补充的元素是(  )


A . B . 锌  C . D .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茶饮料 B . 蒸馏水 C . 苹果醋 D . 纯牛奶
3、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 .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分子的体积很小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 . 木炭 B . 铁丝 C . 蜡烛 D . 红磷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 液氮用作冷冻剂 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 氧气用于气焊 D .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少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氢氧化钠 D . 氯化钠
7、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
A . 牙膏 B . 胡萝卜 C . 西红柿 D . 食醋
8、次氯酸钠(NaClO)是消毒液的主要成分。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 ﹣2 B . ﹣1 C . ﹢1 D . ﹢2
9、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
A . H2    B . 2H    C . 2H2    D . 2H2O
10、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点燃酒精灯    D . 过滤
12、A和B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一个A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B . D的化学式为H2O C . 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 . 4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和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医疗急救常用到氧气,其原因是      
2、如图是大型成就展中的“碳足迹计算器模型”。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_____。

A . 外出随手关灯        B . 双面使用纸张 C . 骑自行车出行        D . 丢弃未喝完的矿泉水瓶
3、向乳饮料中加入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可改变口感。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稀盐酸,若与“漂白水”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单质。化学方程式为NaClO + 2HCl=NaCl + X↑ + H2O,则X的化学式为      
5、生活中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水常用来配制各种溶液。
(1)硝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一种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      
(2)10%的CaCl2溶液可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 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      kg。
2、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红磷熄灭,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4小题)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本文由网络文章改写)。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对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由于松花蛋会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下图表示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的pH的变化关系。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吃皮蛋瘦肉粥、凉拌松花蛋,专家提醒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mg/kg)。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少量姜醋汁可以除去松花蛋中      味。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      。请写出Na2CO3与Ca(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依据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pH的变化关系判断,当蛋清和蛋黄pH均达到9以上时,松花蛋至少腌制的天数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
A . 2天        B . 6天       C . 12天       D . 32天
(4)下列关于松花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4)
A . 松花蛋特殊颜色的形成与硫化氢气体有关 B . 松花蛋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成人可以多吃 C . 市售松花蛋可能含有少量的铅,儿童不宜食用 D . 剥开皮的松花蛋隔夜放置后依然可以放心食用
2、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对燃烧条件进行研究。

内容

研究燃烧条件

步骤

①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 , 关闭弹簧夹,加热木炭。

②停止加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通入O2

③加热木炭。   ④停止通O2、熄灭酒精灯。


(1)木炭充分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的目的是      
3、化学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前K1、K2、K3均为关闭状态。

  内容

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1

B、C中分别盛有无色酚酞试液,打开K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浓氨水,关闭K1 , 然后打开K2、K3

实验2

A中盛满CO2 , B中盛有氢氧化钙溶液,C中盛有稀盐酸。

①打开K1 , 从分液漏斗慢慢放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关闭K1

②一段时间后打开K2 , 观察到有A中有沉淀产生时,迅速关闭K2

③再打开K3 , 观察到A中有气泡产生。

(1)实验1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2中,步骤①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2中,请解释步骤③产生气泡的原因为      
4、如图的加热袋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中加入水袋中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中的反应原理展开探究。

【查阅资料】

常温下镁粉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且放热。

【进行实验】

同学们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 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时的室温为22.8℃)

实验序号

A

B

C

D

E

F

固体成分

Mg

Fe

Mg+Fe

Mg+NaCl

Fe+NaCl

Mg+Fe+NaCl

乙中现象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______

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

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无肥皂泡

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

混合物温度

23.1℃

22.8℃

23.1℃

24.2℃

22.8℃

27.2℃

【解释与结论】

(1)实验B,乙中现象为      
(2)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2O=      +H2  
(3)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      
(4)【反思改进】

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没有达到食品加热袋的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      

(5)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中的反应结束后,甲中剩余固体混合物中仍然含有铁粉,检验其铁粉存在的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混合物      
(6)从上述实验初步得出“NaCl溶于水没有热量的变化”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化肥。下图为利用天然气制尿素的主要流程。

(1)设备Ⅰ内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
(2)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设备Ⅲ中产生并分离出CO2和H2两种物质,依据流程图判断进入设备Ⅳ的是H2 , 理由是      
(4)设备Ⅴ中发生反应:2NH3+CO2 CO(NH2)2+H2O,若生产60 t尿素,需要NH3的质量为      t。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⑴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D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为      

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取的发生装置是      

⑵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E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