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下列关于物质的除杂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B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除去炭粉中的铁粉

拿磁铁吸引

D

除去N2中的少量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A . A    B . B    C . C    D . D
2、下列叙述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 使用火药    B . 烧制陶瓷    C . 粮食酿酒    D . 制作石器
3、一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4H2=X+H2O.下列分析符合题意的(  )
A . X与C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    B . X中只含C,H元素 C . 该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高    D . X中C,H元素质量比为4:1
4、我市正在全面搞好创卫、巩卫工作。防止垃圾污染环境,分类回收是关键。下图表示可回收标志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5、“南澳一号”考古中,潜水员携带压缩空气瓶进行水下探宝。空气可被压缩说明( )
A .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 加压时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更多氧气 C . 分子体积很小    D . 分子间有间隔
6、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 . 金刚石、C60都是碳的化合物    B . 水、过氧化氢都含有相同组成元素 C . 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氮肥    D . 钙、氧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7、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 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 C .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    D . 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9、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微粒观:一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 . 能量观:天然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C . 分类观:纯碱和烧碱从组成上都属于碱 D . 守恒观:电解水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数目均不变
10、用水作试剂,不能将下列物质区分开的是(  )
A . 浓硫酸、稀硫酸    B . 氯化钾、氯化钠    C . 碳酸钙、碳酸钠    D . 硫酸铜、硫酸钠
11、下列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能源与污染

①多吃水果有利于补充维生素

②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制蔬菜

①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②使用乙醇汽油,无污染

C.化学与应用

D.化学与安全

①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②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验纯

②电器着火后,立即用水浇灭

A . A    B . B    C . C    D . D
12、金属M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2AgNO3═M(NO32+2A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B . 金属M可能是铜 C .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 该反应前后M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13、今年五月,广州对餐饮食品抽检,45%的大米被检出重金属辐超标.下图A为周期表中的镉元素,图B为镉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B . 符号“Cd”可以表示金属镉、一个镉原子 C . 金属镉能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 D . 镉位于周期表的第五周期,图B中X=4
14、如表中,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B

C

D

向接近饱和的NaCl溶液中加入固体NaCl

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两份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ZnO和Zn(OH)2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简答题(共1小题)

1、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美丽乡村”建设是精准扶贫的民心工程,在部分农村推广家用沼气池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环境卫生的重要举措。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需加消毒剂。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高效的消毒剂,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天津港危化品爆炸事故中有一种叫电石(CaC2)的物质,遇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严禁直接排放,工业上常用 NaOH溶液来吸收。
(1)写出NaOH溶液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      
(2)图中小球分别表示NaOH溶液及吸收S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其中“ ”表示的微粒是      

2、如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a、b在溶解度曲线上。

(1)a点对应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者“不饱和”)
(2)a点对应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只列计算式)
(3)将a点对应的溶液升温到70℃,其质量分数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4)欲使KNO3溶液的状态从b点转化为c点,可采取的措施是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要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1)
A . 研钵       B . 量筒       C . 烧杯       D . 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填字母序号)。 (2)
A . B . C . D .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      等仪器。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      等措施。
(4)若粗盐的质量为10g,室温时氯化钠溶解度为36.0 g,则操作③加入水的合适的量约为      (选填“15”、“30”或“60”)mL,选择的依据是      

A.节省实验时间                    

B.粗盐中的氯化钠能否完全溶解


C.烧杯、量筒的大小                  

D.由少到多,不够再加

2、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P2O5能溶于水,且有毒性.

交流讨论:

(1)图一实验中水的作用除了隔绝空气外,另外的作用是      
(2)图二装置与图一装置相比,其优点是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中所装的气体可能是      
3、请结合图1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①      ,②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      (选填序号)和D组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实验室可用装置B或C制H2 , C装置相对于B的优点有      .用E装置收集H2 , 气体应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4)有同学将实验室制得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变浑浊,于是作如图2探究:

①实验室制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装置F、H中溶液变浑浊,G中溶液不变浑浊,则原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      

③装置G的作用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你玩过拼图吗?以下拼图分别代表Fe、CO2、H2SO4、Ca(OH)2、BaCl2、Cu (NO3)2中的一种物质,其中③是同类物质中年产量最多的一种材料,规则是能反应的物质可以邻边相接拼在一起。


(1)H2SO4应安排在位置      (填序号)
(2)图中CO2和相邻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3)写出②和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4)请写出一种能放在③④夹角间空拼图处的一种无色盐溶液的溶质化学式      

六、流程题(共1小题)

1、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小资料】

I、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Ⅱ、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Ⅲ、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 , NH4HCO3+NaCl=NaHCO3↓+NH4Cl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2)过程②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      
(3)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4)为了提高产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      (填“NH3”或“CO2”),你的理由是:      
(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实验小组的甲、乙两同学围绕Na2CO3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丙同学把A、B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充分混合后发现白色沉淀明显增加,结合题目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甲同学的实验完成后,A试管一定有剩余的物质是      
(2)B试管的实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组同学将C中液体过滤后,对所得滤液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3)【猜想与假设】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滤液的成分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猜想二:滤液中的溶质是      

猜想三: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Na2CO3

猜想四: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

(4)【讨论与交流】通过认真讨论,小组同学排除了其中一种不合理的猜想。

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5)【进行实验】丁同学取少量滤液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种物质,发现有无色气泡生成。

你认为丁同学向滤液中滴加的物质是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小组同学得出了猜想一成立的结论。

八、计算题(共1小题)

1、在教育创强活动中,很多学校都加大投入改善硬件设施,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化学式为C15H10N2O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500g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g.

九、综合题(共1小题)

1、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      (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3)向图二C点处的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       色。
(4)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