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语文六年级毕业模拟考试四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听力测试(共1小题)
①屠呦呦是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唯一获得者。
②正好经过190次试验,青蒿素被成功地分离出来。
③蒿类植物中含有青蒿素有效成分的主要是新鲜的叶子。
二、展示积累(共10小题)
|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地发展的,________ ________认识规律并按照规律办事,事情________能成功;________不认识规律或违反规律,没有不失败的。
大家一定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孟母,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①而且搬到学堂附近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机杼”的佳话
②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③孟母为了儿子能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三、重温课文(共2小题)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喜出望外 小心翼翼 欢快欣喜 充满自责
①“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母亲说这句话时应该是 的。
②“你要是愿意,就明天?”母亲说这句话时应该是 的。
③“那就赶紧准备准备。”母亲说这句话时应该是 的。
④“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 母亲说过这段话后是 的。
四、阅读实践(共1小题)
①19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就是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
②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
③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弟弟的小手,描红摹纸。红摹纸上,一首小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④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儿开得娇艳,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 “……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⑤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⑥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的门下授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地。
⑦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栽培了我,给我开了窍。
⑧有一年,我回家乡去,遇到田老师正拄着拐杖在村边散步。我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
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点”字按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 (D B P Q),再查音节 (dian bian dianɡ qianɡ),按部首查字法应该查 部,再查 画。“点”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①小小的痕迹;②表示少量;③一一地查对;④滴;⑤播种;⑥在许多人或事物中指定;⑦点缀;⑧引着火;⑨指点;启发。
给下列词句中的“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点菜 ②春雨点点入地。
③点数儿 ④脚踏实地干点事。
⑤装点 ⑥你真聪明,一点就透!
⑦斑点 ⑧奶奶正在地里点豆子。
一首小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