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4小题)

1、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③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    ) (1)
A . 现代型和原始型 B . 原始型和现代型 C . 现代型和传统型 D . 传统型和现代型
(2)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 (2)
A . 战争 B . 疾病 C . 生活水平差 D . 老年人口多
(3)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 (3)
A . B . C . D .
2、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 B .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 C . 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D . 人口数量增长较缓
(2)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    ) (2)
A . Ⅰ阶段 B . Ⅱ阶段 C . Ⅲ阶段 D . Ⅳ阶段
3、联合国发布《2015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预测中国人口在达到峰值后,将于2050年回落到13.4亿,到本世纪末回落到10亿。我国1980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和2015年进行了两次调整。下图是我国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预测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预测,我国人口变化将出现(    ) (1)
A . 人口总量会呈现下降趋势 B . 本世纪末人口将达到新高 C . 人口在本世纪中期将持续上升 D .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持续下降
(2)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我国人口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2)
A . 促进人口的迁移 B . 延缓老龄化的趋势 C . 改变人口的增长模式 D . 导致男女性别比明显增大
4、下表为2010年世界最大移民接收国和输出国,人口迁移数量(单位:万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最大移民接收国

美国

4280

俄罗斯

1280

德国

1080

最大移民输出国

中国

3500

印度

2000

菲律宾

700

(1)根据上表,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国(    ) (1)
A . 多为发展中国家 B . 多为发达国家 C . 均为南半球国家 D . 均为西半球国家
(2)菲佣是指来自菲律宾的家政服务人员。菲佣有文化、懂英语,素有“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之美誉。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是菲佣的主要分布地。影响菲佣迁往上述各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2)
A . 语言优势 B . 文化水平高 C . 经济差异 D . 国家政策优势
5、2017年2月21日,为期40天的2017年春运大幕落下。全国道路、水路、民航、铁路运送旅客总量超过了29亿人次。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分别为(    ) (1)
A . 城市→农村,农村→城市 B . 农村→城市,城市→农村 C . 城市→城市,农村→农村 D . 农村→农村,城市→城市
(2)促使我国这种人口大量流动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大量农村劳动力闲置 B . 国家放宽对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等政策 C . 城乡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D . 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好
(3)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 (3)
A . 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 B . 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 . 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 D .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6、深圳市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以后,城市经济发展迅速,现已成为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旅游和农林牧渔并举的外向型综合港口城市。据此下面小题。
(1)分析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时,应重点分析其(    ) (1)
A . 人口的迁移 B . 人口的出生率 C . 人口的自然增长 D . 人口的死亡率
(2)通过人口普查发现,深圳市人口的死亡率低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其原因是(    ) (2)
A . 营养好 B . 女性比例高,寿命长 C . 人口年龄结构轻 D . 文化教育水平高
7、运期间人口流动路径示意图,光线强弱则代表人口迁徙的数量,光线越亮,人口迁徙的数量越大。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近年春节节前,大量民工返乡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快捷便利的交通 B . 改革开放的政策 C . 迅速发展的经济 D . 传统的家庭文化
(2)2015年春运期间邻近省区和省区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大幅增加,原因有(    ) (2)
A . 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 B . 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 C . 城市群崛起,就近就业的劳动力增多 D . 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
8、下表为我国部分地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可能人口密度表。结合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年生物量(万吨)

可承载人口(万人)

最大可能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东北地区

105100

23000

229

长江中下游地区

88600

22000

395

青海、西藏

10000

1000

4

(1)表中信息反映的影响人口容量的主导因素是(    ) (1)
A . 科技水平 B . 自然资源 C . 开放程度 D . 消费水平
(2)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容量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③生态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增大环境人口容量

(2)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9、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下图为四个国家人口性别比例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④表示俄罗斯(前苏联)的性别比,造成1950年这一时期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 (1)
A . 战争 B . 移民 C . 疾病 D . 国家政策
(2)若图中的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造成20世纪80年代以来性别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 (2)
A . 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B . 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C . 男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D . 女性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3)曲线①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

①人口老龄化    ②男女比例失调    ③社会秩序混乱    ④缺乏劳动力

(3)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0、下列关于环境移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西南地区可能会出现环境灾害移民

②我国环境污染移民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生态移民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

③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不会出现环境移民

④三峡移民属于生态移民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1、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回答下面小题。

阶段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3.8

2.4

1.4

2.9

1.7

1.2

3.8

3.2

0.6

1.3

1.0

0.3

(1)下列排序,能正确反映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是(    ) (1)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③①②④
(2)由表中数据判断,目前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2)
A . 原始型 B . 传统型 C . 过渡型 D . 现代型
12、该表为全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人口普查

大陆地区

10年增长率(%)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受大学教育人数(每10万人)

城市化水平(%)

第五次(2000年)

12.7亿

11.66

22.89

66.78

10.33

3600人

36.2

第六次(2010年)

13.4亿

5.84

16.60

70.14

13.26

8900人

46.6

(1)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 (1)
A . 老龄化进程加快 B . 劳动力性别比例失调 C . 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D . 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 (2)
A . 自然环境因素 B . 政治因素 C . 婚姻家庭因素 D . 社会经济因素
13、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某岛国2014年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

最适宜的人口数

实际供养的人口数

45万

25万

35万

(1)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 (1)
A . a B . b C . c D . d
(2)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 (2)
A . Z>Y>X B . X>Y>Z C . Y>Z>X D . Z>X>Y
14、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生活类型

富裕型

小康型

宽裕型

温饱型

可承载人口(万人)

85358

93894

104330

117370

(1)由上表可以看出(    ) (1)
A . 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B . 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C . 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 . 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2)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2)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判断题 (共10小题)

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时,人口自然增长最快,人口数量达到顶峰。
A . 正确 B . 错误
2、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
A . 正确 B . 错误
3、生产力水平越高,人口增长速度就越快。
A . 正确 B . 错误
4、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很高,人口死亡率均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
A . 正确 B . 错误
5、江苏省内存在苏南人口迁往苏北的趋势,这主要是经济差异的作用。
A . 正确 B . 错误
6、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自然环境因素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
A . 正确 B . 错误
7、一般说来,相同环境下,人口合理容量大于环境人口容量。
A . 正确 B . 错误
8、若某地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A . 正确 B . 错误
9、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区域的资源丰富程度。
A . 正确 B . 错误
10、人口容量大小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A . 正确 B . 错误

三、非选择题 (共3小题)

1、读1995~1997年统计的世界和部分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数据表,完成下列问题。

地区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全世界

2.4

0.9

1.5

A国

0.9

1.1


B国

1.5

0.6

0.9

C国

3.7

0.6

3.1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若表中三个国家分别是肯尼亚、德国、韩国,根据数据所示,B国是      
(3)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A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4)按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C国属于上图中的      (填①-④)阶段。
(5)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发展进程表现为:首先是      率下降,其次是      率下降,最后导致      率的下降。
2、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读下面柱状图(资料第四次、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材料二:下表为1997年各大洲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非洲

4.0

1.4

北美

1.5

0.9

拉丁美洲

2.5

0.7

亚洲

2.4

0.8

欧洲

1.0

1.2

大洋洲

1.9

0.8

发达国家

1.1

1.0

发展中国家

2.7

0.9

(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方面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      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带来的突出社会问题有:      
(3)根据表中数据,人口增长速度仅次于非洲的是      洲,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是      洲。
(4)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      ,原因是      
3、目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四川省为例,该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但人口分布不均,以平武至盐源一线为界,东西人口差异悬殊。四川许多地方的小城镇和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等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试比较川东和川西的人口分布情况。

地区/类别

川东

川西

人口密度(稠密/稀疏)

      

      

分布地区(盆地/谷地)

      

      

(2)每年都有四川民工大量流出,主要流往何地?为什么?
(3)近年来,很多农民工从沿海地区返回家乡,你觉得政府应如何安置这些劳动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华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地理3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