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蓟州区第四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0小题)
1、夜晚某人在一盏路灯下,先走近路灯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 )
A . 逐渐变长
B . 逐渐变短
C . 先变长,后变短
D . 先变短,后变长
2、我们经常说“男低音”“女高音”,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3、为缓解旱情,可以在高空云层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现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在这一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熔化
B . 汽化
C . 升华
D . 凝华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下列对应的反射光路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如图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
A . 摩擦力
B . 分子斥力
C . 分子引力
D . 大气压力
6、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
A . 标枪运动员掷标枪前助跑
B . 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
C . 将锤柄的一端撞击地面套紧锤头
D . 小型汽车的司机和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
A . 幻灯机
B . 照相机
C . 放大镜
D . 潜望镜
8、盛夏天气炎热,小云利用冰箱制作冰块。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全部结冰。下列关于水结冰后相应物理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体积变小
B . 质量变大
C . 密度变小
D . 比热容不变
9、拿一张硬纸片,让它从一木梳上很快地划过去,再让它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两次用力大小一样,则两次发出的声音 ( )
A .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前三项都不同
10、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块都还未完全熔化时,那么〔 〕
A . 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 . 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水的温度高
C . 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 . 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
二、多选题 (共3小题)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处时( )
A . 光屏在“Ⅰ”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B . 光屏在“Ⅱ”区域内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C . 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倒立的像
D . 在光屏上得到的是缩小、倒立的像
2、1m³的冰和1m³的水比较( )
A . 冰化成水后与1m³的水体积相差0.1m³
B . 水结冰后比水的质量多10kg
C . 冰的体积比水大,水的质量比冰大
D . 冰水体积相同,水的质量比冰大
3、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 . “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 . “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 “鱼”和“云”都和原对应的物体是等大的。
D . “鱼”和“云”都比实际物体小。
三、填空题 (共6小题)
1、小明划船时用浆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 ;手中握着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在空中静止,杯子重力2N,则手对杯子的摩擦力 2N。(填“大于”,“等于”,“小于”)
2、下大雪后,人们常常将煤渣撒在结冰的路面上,最终目的是 ;高原边防哨所的战士们必须使用高压锅做饭,因为 .
3、地铁在进站时,虽已关闭发动机,但由于 仍向前滑行。在轨道摩擦力的作用下地铁最终停了下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如图所示,“40”表示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 min 。
5、用力提水桶时,水桶对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6、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酒精、水、盐水,则装酒精的是 ,盐水是 。
四、作图题 (共1小题)
1、按照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在图中填上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
(2)如图所示中,作出S点发出的一条入射光,经反射面反射后经过A点
五、实验题 (共3小题)
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1)小明读温度的方法如图1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
(2)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3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从图3的图像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此时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升高、不变或降低)。
(5)小华和小杰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4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6)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5(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的三个实验:
实验一:用弹簧秤拖动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实验二:用弹簧秤拖动木块在垫有毛巾的水平木板上运动
实验三:用弹簧秤拖动放有砝码的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
回顾课堂上的实验过程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
(2)拖动木块应做什么运动? 。
(3)实验一、二为什么要用同一木块?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
(4)实验一、三为什么要用同一水平木板?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
3、已知天平(无砝码),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小玻璃杯,细线,刻度尺,水,牛奶。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
水已知)

(1)写出实验步骤
(2)写出测量结果(密度
的表达式)

六、计算题 (共2小题)
1、小明找到一个空瓶子,发现这个瓶子最多能装1kg的水。
(1)求该瓶子的容积;(ρ水=1.0×103kg/m3)
(2)若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ρ油=0.9×103kg/m3)
2、某人驾驶汽车经过一山坡,汽车到达坡顶后又原路返回,测得汽车上坡时的平均速度为V1 , 下坡返回时的平均速度为V2 , 则此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