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部分 (共4小题)

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错的一项(    )
A . 其翼垂天之云(若:好像) B . 生物之以相吹也(息:气息) C . 子非鱼,知鱼之乐(安:怎么) D . 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既:就)
2、下面句子中的“而”字与“潭西南而望”一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化而为鸟 B .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 怒而飞 D .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3、下面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以说,想象力应用多少是评价一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之一。

②人的大脑具有四个功能部位:感受区、贮存区、判断区和想象区。

③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才能,是人类智慧的生命线。

④人类运用想象区功能的机会少,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15%。

⑤优秀的想象力对于一个杰出的人才来说是必需的。

A . ③⑤②④① B . ⑤③②①④ C . ②④③①⑤ D . ④⑤①②③
4、填空。

①《<庄子>二则》选自《庄子集释》。作者庄子,名            (朝代)时期哲学家,      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②《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内篇中的《      》。题目是编者加的。

③出自本课的成语有:            

二、阅读理解 (共2小题)

1、阅读《北冥有鱼》一文,完成下列题目。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作者主要通过            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2)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中想象手法的理解。
(3)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旨是: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的,是不自由的。请你结合这一主题,谈谈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②其名鹓鶵      

而视之日                  ④今子欲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2)翻译下面句子。

①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②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鹪鹪的故事中鹓雏比喻什么样的人?鸱比喻什么样的人?腐鼠比喻什么?
(4)从这则故事中,你看出惠子是个怎样的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