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B . 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 .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D .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铁水铸锅    B .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 海水晒盐    D . 粮食酿酒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煤    B . 氢气    C . 生铁    D . 生理盐水
5、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 B .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C . 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 D .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    B . 硝酸钾不属于复合肥 C . 棉花、羊毛、蚕丝都是天然纤维    D . 涤纶和乙烯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7、下列有关金属或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钢是一种化合物    B . 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 C . 在自然界中所有金属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8、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电脑等用户的青睐。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 + MnO2 = LiMn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LiMnO2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该反应中Li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 MnO2属于氧化物
9、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CH4+2O2  CO2+2H2O                     B . 3Fe+2O2  Fe3O4 C . 8Al + 3Fe3O4 4Al2O3 + 9Fe             D . 2H2O 2H2↑ + O2
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 . 电解水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2:1 C . 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    D . 保护水资源是全人类的责任
11、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由碳、硫、氧二种元素组成 B . X属于有机化合物 C . 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 . 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12、欲配制10.0%的NaCl溶液50g,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正确的是( )
A . 取固体    B . 称固体    C . 量取水    D . 写标签
13、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2 ℃时,乙的饱和溶液升温或降温均会析出晶体 C . 乙溶液从t3 ℃降温到t1 ℃,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发生改变 D . t3 ℃时,50 g水中加入40 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可得到90 g甲的饱和溶液
14、下列关于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煤火取暖时应注意通风,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B . CO2和CO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与CuO反应 C . CO2和CO都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D . 古代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长久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5、将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钠和酚酞的混合液中,同时利用仪器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呈酸性 B . b点到c点之间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C . b点所示的溶液中,溶质只有Na2SO4 D . 由图像信息可知,由a点到b点的现象为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1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Na2CO3溶液呈碱性

B

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NaOH 和盐酸不反应

C

用燃着的木条伸进某瓶气体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一定是CO2

D

把MnO2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中

快速产生气泡

MnO2能增加O2的产量

A . A    B . B    C . C    D . D
17、向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金属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一定有铁    B . 滤渣中只有铜 C . 滤渣中一定有镁    D . 滤渣中一定有铜、铁、镁
18、推理是一种主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 B .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够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一种无色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无色溶液一定为澄清石灰水。 C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放热、吸热现象一定是发生化学变化 D .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CO2生成,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甘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 .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B . KCl固体(KClO3)——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加热 C . CO气体(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D . NaCl溶液(MgCl2)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加稀盐酸至中性
20、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 . C、CO2、CO B . H2O2、O2、H2O C . CuO、Cu、Cu(NO3)2 D . NaOH、NaCl、NaNO3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钛(Ti)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能好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现有5种含钛元素的物质:Ti、TiO2、Ti2O3、TiCl4、K2TiO3。回答下列问题:
(1)Ti2O3读作      
(2)上述5种物质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一共有      种。
(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K2TiO3属于_______。(填选项) (3)
A . 盐             B . 氧化物             C . 碱                
(4)已知Ti2(SO4)3溶于水溶液呈紫色。Ti2O3(紫黑色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可溶于硫酸,生成Ti2(SO4)3 。可观察的现象是      
2、下图中,①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钠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写字母编号);
(3)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C所表示的粒子是      (填“原子”或“离子”)。
3、下图是包含物质A、B、C、D和盐酸卡片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A不可能是      (填标号)。

a.Mg           

b.Fe             

c.Ag             

d.Zn

(2)若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 B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C为碳酸钠

①C与D的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D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一个)。

③将二氧化碳通入C溶液,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 NaHCO3),该反应的反应物有      种。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现实验室要把20%的硫酸配制成5%的稀硫酸,小洪同学看了室内温度计上的示数为25℃。查了书本中不同温度下各浓度的硫酸密度(g/mL),部分数据如下:

H2SO4浓度%

15℃时密度

20℃时密度

25℃时密度

30℃时密度

15

1.1045

1.1020

1.0994

1.0968

20

1.1424

1.1394

1.1365

1.1335

25

1.1816

1.1783

1.1750

1.1718

(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不同质量分数硫酸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为:       
(2)25℃时要配制20g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的体积为      ml(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小数),需要量取水      mL。
(3)将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溶液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

②倾倒时,试剂瓶口要紧挨着烧杯壁

③震荡,使烧杯内的溶液混合均匀

2、利用下列仪器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根据要求填空。

(1)实验室为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选取了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方法,应选取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下同),如果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制取1.6g氧气,需要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为:      g。
(2)实验室用硫化亚铁(FeS)固体与稀硫酸混合制硫化氢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某同学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现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入大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于是使用了下边装置进行处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那么混合气体应先进入装置      再进入装置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生产金属镁后的废渣可以综合利用制备光卤石(MgCl2·6H2O)和金属镁,其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废渣的主要成分:MgCl2、KCl、MgO、BaCl2、CaCl2、粉尘等杂质。

②MgCO3微溶于水,本题中视为可溶。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废渣粉碎的作用是      
(2)流程中往滤液I中加入Na2CO3时发生了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能够产生气体的那个化学方程式      
(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            ;母液的主要成分有3种,分别是MgCl2            
(4)操作a包含多个操作,分别为      过滤,洗涤,干燥。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NaCl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和母液(又叫苦卤)。下图为母液中最主要的四种盐(NaCl、KCl、MgCl2、MgSO4)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90℃时,四种盐中MgCl2的溶解度最大,则表示 MgCl2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此时饱和MgCl2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请写出计算表达式即可)

②四种盐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小的 是      。(填化学式)

(2)60℃时,若母液中的NaCl、KCl、MgCl2、MgSO4都已达到饱和,为了获得较纯净的MgSO4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3)工业上常通过加入碱溶液与母液中的Mg2+反应来制取Mg(OH)2沉淀。为了探究获得较高Mg2+沉淀率的反应条件,进行下列对比实验(每组实验取250mL母液):

实验序号

反应温度/℃

反应时间/min

反应pH值

Mg2+的沉淀率/%

a

40

60

10

90.1

b

40

60

12

92.7

c

40

90

12

93.6

d

50

60

12

96.4

e

50

90

12

x

①反应过程中需测定溶液的pH,则测定溶液pH的操作是:先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然后用      ,再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取溶液的pH。

②实验a和b对比,可得到的结论是      

③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为      (填编号)。

A.95.8

B.92.1                 

C.97.2                 

D.93.1

六、实验题(共1小题)

1、CO2在高温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为验证该反应,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装置图如下:

(1)根据装置图,填写下表:

仪器标号

仪器中所加物质

作用

A

石灰石,稀盐酸

石灰石与盐酸作用产生CO2

B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与CO2不反应)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C

      

      

D

      

      

E

      

      

(2)D处要增加的仪器的名称是      

七、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 , 杂质不溶于水)样品,可能还添加了K2SO4、KCl。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样品的预处理:

①操作a的名称为      ,其目的是      

②溶液A中主要的阴离子,除CO32-外,可能还含有      (填离子符号)

(2)样品成分的确定:设计实验方案,完成下述表格;限选试剂: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必要结论

步骤1:取溶液A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充分振荡,静置,过滤。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液于试管中,      

      ,说明样品中未添加KCl

步骤3:取少量步骤1所得的滤渣于试管中,      

      ,说明样品中添加了K2SO4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