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 . 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 . 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2、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下列说法中比较简单而又比较准确的是(  )

A . 先称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 . 把1粒米放在一只杯子里,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 . 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仔细测量 D . 把1粒米放在天平上多次测量,再求平均值
3、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正电 B . 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 C .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 D . 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
4、用塑料梳子梳头时会因为摩擦而起电,经检验塑料梳子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则梳头时(   )
A . 塑料梳子失去一些电子 B . 塑料梳子得到一些电子 C . 头发得到一些电子 D . 头发和梳子间没有电子转移
5、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 , 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 . 1% B . 10% C . 90% D . 99%
6、在下列的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kg的是(   )
A . 一只公鸡 B . 一只老鼠 C . 一匹马 D . 一只麻雀
7、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必要的是(   )
A .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 .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 C . 称量时应在左盘中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 .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8、从冰箱里取出一袋冰块,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则冰块熔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B . 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C .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 . 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9、关于ρ=m/V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 . 对于同一物质,ρ与V成反比 C . 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之比为1:2,密度之比为5:4,则体积之比为(   )
A . 5:2 B . 2:5 C . 1:2 D . 2:1
1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都为300g的铝块、铁块、铜块分别浸没在这三杯水中(水均未溢出),则水面最高的是(ρ<ρ<ρ) (   )
A . 放入铝块的杯子 B . 放入铁块的杯子 C . 放入铜块的杯子 D . 无法确定
12、下列实例与所利用的物质物理属性不相符的是(   )
A . 电缆线芯用铜制成是因为铜的导电性好 B . 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引碎纸屑是因为塑料尺有磁性 C . 水壶的把手用胶木制成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差 D . 划玻璃的刀刃用金刚石制成是因为金刚石的硬度大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请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为0.05      ;  
(2)一瓶雪碧的体积大约为1.25      
(3)牛奶的密度大约为1.2      ; 
(4)一小瓶酸奶的净含量约为250      
2、一种神奇的纳米纸,厚度约3×10-8m,合      nm。如图,水在纳米纸表面呈露珠状,两水滴靠近时常会自动结合在一起,这是因为      


3、自然界中只存在      种电荷,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可以      .电荷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在干燥的天气里,且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      电荷,互相      的缘故 . 乘出租车时,小华的手刚接触车门就被电了一下,这常常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与空气      带电后与小华发生了放电现象.有拖地铁链的车,不发生这种现象,这是利用铁的      性好,把产生的电导入地下.
4、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 . 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      (同种/异种)电荷而相互      (吸引/排斥)的结果.


5、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为81g体积为30cm3 , b的质量为50g,体积为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      (a/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      g/cm3
6、液体和空气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表面层,如图所示.由于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表面层中就存在一些具有较大能量的分子,它们可以克服分子间相互作用的      力,脱离液体跑到空气中去.其宏观表现就是液体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

7、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  kg/m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为      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      kg/m3
8、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 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 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 . (ρ=1.0×103 kg/m3)
9、如图,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则量杯的质量为      g,该液体的密度是      kg/m3.


10、小明家有一枚质量为2.1g的银币,他想用量筒测算出该银币是不是纯银的(ρ=10.5g/cm3),所用的量筒规格如图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      mL,他能否用该量筒测出银币的体积从而计算出密度来鉴别出该银币?      (能/不能).


三、实验题(共6小题)

1、用图中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填A或B)瓶.根据      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      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


2、学习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

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实验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      .
(3)实验过程中,      (能/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究其原因是      .
3、为了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数据.
(1)、选取铝和铜制成的实心金属组件各1套,形状如图甲所示.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      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再调节      ,使横梁平衡,分别测出各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直尺或量筒(排水法)分别测算出每个金属块的体积.

(2)如表为部分小组收集的质量和体积的数据:

①已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组件的m﹣V图,请在同一坐标上画出铝组件的m﹣V图      .

②分析图象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称为      

③若测得另一铝质实心物体质量为135g,则该物体的体积应为      cm3  .

4、2015年11月,在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发现一块像马蹄形状的金属,工作人员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了这块金属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蹄形金属的质量,平衡时如图甲所示,蹄形金属的质量是      g.
(2)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30cm3.放蹄形金属时,小明直接将金属放入量筒中,水面静止后如图乙所示,蹄形金属体积为      cm3 , 计算出蹄形金属的密度为      kg/m3.
(3)测量蹄形金属体积的操作中可能溅出水,引起密度测量值       (偏大/偏小).
(4)对照常见金属密度表,该蹄形金属块可能是由金属      制成的.

5、小华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华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络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      上,移动游码至标尺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②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③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g.

④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cm3.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      g/cm3 , 由此,小华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      (合格/不合格)的.
(3)分析小华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      (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她思考了下,认为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色拉油的密度.在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的情况下,小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色拉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m2.

④则色拉油的密度表达式ρ=      .(用测量的物理量和水的密度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

6、为了比较铜和铝的导热性能,小明选取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长度均相同的U形铜棒和铝棒进行实验.小明认为导热性能无法直接测量,他首先将问题转化为研究可直接测量量之间的关系,并类比所学知识定义了一个物理量k,来衡量物质的导热性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并成功比较出哪种材料导热性能更好.小明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他将铜棒的一端放入烧杯内持续沸腾的水中,铜棒的另一端放入试管内25℃的冷水中,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像①.换成U形铝棒后,小明按照同样的实验方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每隔50s测量一次试管内水的温度并记录,依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中的图像②.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实验中,用来衡量导热性能的物理量k是(       ) (1)
A . 时间 B . 温度 C . 温度的变化量 D . 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量
(2)可推断出此实验中      (铜棒/铝棒)的导热性能更好.

四、作图题(共1小题)

1、如甲、乙、丙三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盐水,在图中玻璃杯中画出酒精、纯水、盐水的大致液面。(ρ盐水纯水酒精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将铁球浸没在盛有水的容器中,测得如下数据:(ρ=7.9×103㎏/m3)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通过计算说明。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2、一只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而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求:
(1)瓶子的容积;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是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的过程,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他认为正电荷像流体一样均匀分布在原子中,电子就像葡萄干一样散布在正电荷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泊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泊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0,像是被金泊弹了回来.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叫原子核,电子在原子核外绕核作轨道运动.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μm金泊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明(       ) (2)
A .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阅读了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你认为最符合题意情况的原子结构图是(       ) (3)
A . 道尔顿模型 B . 汤姆生模型 C . 卢瑟福模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州市邵樊片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