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 . 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 . 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D . 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下列小实验都与压强有关,其中能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A .
B .
C .
D .




4、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会漂浮,李子投入水中会下沉.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瓜的密度比李子的密度大
B . 西瓜漂浮时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C . 李子下沉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不变
D . 李子浸没后,下沉过程所受浮力大小不变
5、如图,小明沿水平地面推箱子,但箱子没有移动,此过程( )
A . 小明对箱子没有做功
B . 重力对箱子做了功
C . 小明对箱子的推力大于地面对箱子的阻力
D . 箱子所受的重力与箱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如图),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 . 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C .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D . 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22日与“天空二号”太空舱顺利对接.如图所示,对接过程中,“天舟一号”多处向外“喷气”,调节运行姿态,此过程利用的力学知识: 、 。
2、用2N的拉力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将拉力增加到5N,则此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做 (选填:加速、匀速、减速)运动.
3、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 ,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 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4、2017年4月26日9时,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当航母静止在水面上时,其受到的浮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重力;在水面下10m深处的船体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a。(ρ海水=1.03×103kg/m3;g=10N/kg )
5、如图所示,一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1m/s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 , 功率为P1 , 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0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 , 功率为P2 , 则W1 W2 , P1 P2(选填“>”、“<”或“=”).
6、如图所示,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3N的物体,拉力F为2N,物体在10s内上升1m.在此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拉力F的功率为 W.
7、某同学骑自行车时,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 的。停止蹬车后,自行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自行车具有 。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往车上装重物时,常常用长木板搭个斜面,把重物沿斜面推上去,如图所示,工人用3m长的斜面,把120kg的重物提高1m,假设斜面很光滑,则需要施加的推力为 ,若实际用力为500N,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重物受到的摩擦力为 .(g取10N/kg).
2、边长为0.1 m的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所示。将木块从水中取出,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并在木块上表面放一重为2 N的石块。静止时,木块上表面恰好与液面相平,如图乙所示。取g=10 N/kg,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求:
(1)图甲中木块受的浮力大小;
(2)图乙中液体的密度;
(3)图乙中木块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
3、一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均匀实心圆柱体M,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加入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水与所加水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在整个过程中无水溢出,M的底面始终与容器中的水面平行,当加入的水等于3kg时,物体M刚好漂浮且露出水面的高度为4cm,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0×10kg/m3),求:
(1)圆柱体M刚好漂浮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
(2)圆柱体M的密度ρ
(3)圆柱形容器的内底面积S.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踢足球是青少年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是向斜上方飞出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请你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为生活中使用的“开瓶起子”,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开瓶起子”上动力F1的力臂和阻力F2的示意图。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过程现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使小车到达三种不同水平面时的初速度 _,发现小车在 _表面上运动状态改变得最慢。
结论方法:若 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理想化推理得出结论,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法。
问题讨论:利用上述器材,再增加一个小木块和一把刻度尺,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比较木块被推动的 ,由此得出物体的动能与 的关系。
2、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时,小明利用两组滑轮组进行了5次测量,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测定前4组数据,用二个动滑轮和二个定滑轮得第5组数据,测得数据如表:
(1)请根据前四组数据,在图甲中画出实验中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拉动弹簧测力计.
(3)表格中编号①处数据应为 ;根据图乙中弹簧测力计可知编号②数据应为 .
(4)由表中第1、2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无关.
(5)由表中第3、4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摩擦和 有关.
(6)有的同学认为:“机械越省力,它的机械效率越高”.你认为这句话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你是用小明收集的数据中 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来判断的.
3、实验小组要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实验中每个钩码重力相同,摩擦力忽略不计.
(1)如图甲装置,当左右两端同时各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当左右两端同时取下一个钩码时,如图乙,小车仍静止,当右端再挂上一个钩码时,如图丙,小车将做 运动.
(2)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情况,这样做可以探究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