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是2018年1月31日的月相,被称为超级蓝血月,则当天最接近农历(    )

A . 初一 B . 初七 C . 十五 D . 二十二
2、文成铜铃山森林公园奇花异草、野生动物众多,铜铃山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    )
A . 生物圈 B . 生态系统 C . 群落 D . 种群
3、科学家发现熊猫的粪便中含有一种细菌,可以破坏竹子细胞最外层结构中的纤维,并将其转化为糖类。则该细菌破坏的是竹子细胞中的(    )
A . 细胞壁 B . 细胞膜 C . 细胞核 D . 细胞质
4、酒驾测试仪器中有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铬,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相对原子质量是52,则铬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 . 52 B . 24 C . 28 D . 76
5、幼儿患感冒通常利用雾化治疗。雾化器将药液雾化成雾状小液滴,通过呼吸进入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则药液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图中的(    )

A . 1 B . 2 C . 3 D . 4
6、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空气质量记录表,其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


二氧化碳


A . 可吸入颗粒物    B . 二氧化硫 C . 二氧化氮 D . 二氧化碳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称取氯化钠      C . 稀释浓硫酸 D . 测溶液的pH值
8、生活中有很多“禁忌”,即不能做的事情。下列“禁忌”与相关的科学解释相对应的是(    )

选项

“禁忌”

原理解释

A

用锡壶装醋酸

活动性顺序:Sn < H

B

煤气泄漏时,开灯检查

电火花会点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C

用稀HCl除铁锈时,浸泡太久

6HCl + 2Fe = 2FeCl3 + 3H2

D

浓硫酸洒在手上,直接用水冲洗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 . A B . B C . C D . D
9、 2017年12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在济南亮相,其路面下装有感应装置,电动汽车可在路上边跑边发电,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同的是(    )
A . B .   C . D .
10、小明在去盖的矿泉水瓶侧壁小孔内塞入点火装置,按动点火装置点燃瓶内酒精,锥形纸筒即刻飞出,这一过程类似于汽油机四冲程中的(    )

     
A . 吸气冲程 B . 压缩冲程 C . 做功冲程 D . 排气冲程
11、小明对野外考察采回的植物进行分类,如图所示。则植物S为(    )

A . 郁金香       B . 黑松 C . 胎生狗脊            D . 葫芦藓
12、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初期做加速运动,而后做一段时间的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火箭加速升空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B . 火箭加速升空时,受到平衡力 C . 火箭匀速直线升空时,运动状态没有改变     D . 火箭匀速直线升空时,受到非平衡力
13、如图是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一施工现场。起重船“振华30”将长方体物体放入水至全部浸没的过程中,“振华30”主船体所受浮力的变化是(    )

A . B .   C . D .
14、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的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   工作而打开门锁,则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15、将甲物质加入乙、丙的混合液中,溶质种类数量变化如图,则下列符合题意的是(    )

A . 甲:NaOH; 乙、丙:HCl    H2SO4 B . 甲:HCl;   乙、丙:Na2CONaOH C . 甲:CuSO4; 乙、丙:NaOH  NaCl D . 甲:NaCl;  乙、丙:AgNONaNO3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2017年10月,袁隆平研发的“海水稻”亩产成功突破1149千克。“海水稻”属超级杂交水稻,能在土壤浓度较大的盐碱地上种植。
(1)海水稻的根细胞浓度较普通水稻大,这一性状是由       控制的。
(2)现有的“海水稻”是由普通水稻和野生耐盐水稻杂交产生。科学家猜测野生耐盐水稻可能是由农民遗失在野外的普通栽培稻种经环境的      产生。
2、下图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的pH值。

(1)其中酸性最强的水果是      
(2)颜色较深的水果(如乌梅、黑加仑、葡萄等)富含抗衰老的花青素(化学式C15116),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3、共享单车已在我国很多城市兴起,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1)新一代共享单车,在车筐底部覆盖一层太阳能发电板,它吸收阳光就能给里面的蓄电池充电,从而不间断地为GPS和通信模块供电。给蓄电池充电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暂时储藏中蓄电池中。
(2)当太阳活动异常强烈时,共享单车内置的GPS定位芯片信号会受到干扰。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3)制造共享单车的轮毂用不锈钢替代普通钢材,有利于防止生锈,其原理是      
4、如图为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字母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物质A主要是      
(2)完成①②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3)甲细胞不能进入到肾小囊内,是由于肾小球的      作用。
5、如图为某款擦玻璃机器人,它凭借底部的真空泵抽走机身和玻璃之间的空气,牢牢地“吸”在竖直的玻璃上。

(1)当机器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玻璃上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2)该机器人擦玻璃的速度是4米2/分钟,擦完总面积为10米2的玻璃至少需要      分钟。
6、氯酸钾为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味咸而凉,强氧化剂,常温下稳定,在

400℃ 以上则分解放出氧气,常温下氯酸钾的溶解度较小,很容易从溶液中析出。

在工业上可通过如下转化制得:

(1)根据上述信息,写出一条氯酸钾的物理性质。                 
(2)反应I中的化学方程式:NaCl+3X=NaClO3+3H2↑,则X的化学式为      
(3)反应Ⅱ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NaClO3+KCl=== KClO3↓+NaCl,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 
7、2017年,浙江大学学生的节水龙头设计拿下世界大奖,如图是该设计的原理简化图。人站上踏板时,启动空气压缩装置,压缩后的空气形成高速气流,就会带着水雾沿着管道由阀门喷出,这样只需极少量水就能将手上的污垢冲洗干净。

(1)踏板是一个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
(2)在空气压缩装置中,假设某时刻空气被压缩时质量保持不变,则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水罐中的水被气流带出,是因为      
8、 2017年11月,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国诞生,该技术开创了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的先河。

(1)克隆猴“中中”的早期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来源于母猴      
(2)克隆猴中中的问世,引发了“争议”。下列观点中属于支持继续研究体细胞克隆猴技术的有______。
(2)
A . 克隆猴技术为人类脑科学及脑疾病研究做贡献 B . 成功克隆猴,标志着人体组织器官再生技术已成熟 C . 该技术使克隆人成为可能,这样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 D . 克隆猴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成功率不高 E . 该技术有利于保护濒危非人灵长类物种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同时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中注射器活塞与内壁摩擦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查阅资料发现:

①当容器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时,白磷无法继续与氧气反应。

②“暖宝宝”能耗尽容器中少量的氧气。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K1和K2 , 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注射器中水量达到V1毫升时,瓶中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此时立即关闭K1、K2 , 发现瓶中白磷燃烧。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 ,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1)结合步骤3、4,说明白磷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2)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用V1、V2来表示)
(3)小明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大于21%,原因是      
2、科学兴趣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组内三人分别设计了实验方案,部分内容如下:

小明的方案

小红的方案

小方的方案

分别把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倍焦距f和二倍焦距2f处,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在屏上能否成像以及所成像的特点。

除小明的做法外,还把蜡烛放在大于2f的某一位置,大于f小于2f的某一位置,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

把点燃的蜡烛从较远的位置逐渐靠近凸透镜,通过不断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观察并记录对应的成像情况,尤其是在f和2f处所成像的情况。

(1)以上三种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选填“小明”“小红”或“小方”)的方案。
(2)为了模拟远视眼的矫正,小明将两只凸透镜装在了光具座上(如图甲),其中2号凸透镜相当于图乙中人眼球结构中的      

(3)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近似地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焦距用f表示)组成,于是兴趣小组同学在光具座上利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通过改变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对于改变显微镜镜筒长度),模拟显微镜成像放大倍数实验,得到如下数据:

f(厘米)

(1/厘米)

两镜之间距离(厘米)

f(厘米)

(1/厘米)

像放大倍数

1.6

0.625

a

5

0.2

50倍

2

0.5

b

1.6

0.625

a

2.5

0.4

100倍

2

0.5

b

0.4

2.5

a

5

0.2

200倍

X

1/X

b

表中的X的数据为      。    

3、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作处理。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小明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      的关系。
(2)小明通过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装置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A

B

C

A

B

C

锥形瓶中的水

a

a

a

a1

a2

a

硅胶胶片

m

m1

m2

m

若要证明植物A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则      ×100%=99%。(用表格中字母表示)

(3)此实验在控制无关变量上还存在缺陷,请写出一条没有控制相同的无关变量。      
4、为了探究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对其导电能力(电阻)的影响,请利用下列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完成任务。

可供选择的实验仪器有:干电池3节,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滑动变阻器1个,小灯泡1个,开关1个,氯化钠溶液导电装置(如图所示,在电路图中用“ ”表示),氯化钠固体若干,蒸馏水若干,天平一架,量筒(200毫升)1个,烧杯(250毫升)若干。

实验步骤要求:

①不必叙述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只需说明配制后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建议氯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在10%~25%之间。

②步骤中包括预测实验现象(若是数据,可用字母表示),并根据实验现象推测实验结论。

(1)请完成实验步骤:

①按照如下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

(2)小明进一步实验时发现,向同一杯氯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将装置中的a、b距离变大,则导电能力(电阻)也会随之变化,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这是      对导体电阻的影响。

四、解答题(共6小题)

1、小明进行了金属燃烧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实验

1

2

3

4

步骤

将一片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

用针去刺破实验1中的液滴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引燃

将另一片相同铝箔磨成铝粉,在空气中点燃

现象

铝箔不燃烧,熔化成液滴但不滴落

观察到里面的液态物质依然没有流出来

铝箔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查阅资料:铝的熔点为660.37℃,氧化铝的熔点为2054℃,酒精灯火焰最高温度为665.5℃

请根据上述资料,并结合已学知识,解释各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2、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小明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

(1)上述实验可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有      
(2)实验A中硫酸铜溶液与烧杯中铁粉混合后充分反应,过滤,往滤渣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没有产生气泡,则滤液中的溶质可能的成分是      。(几种可能都写出来)
(3)实验D中,若将稀盐酸逐滴加入烧杯中时,混合物中4种离子(分别用a、b、c、d表示)数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在哪个点(选填“甲、乙、丙”)时恰好完全反应,并说明理由。      

3、如图是研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物差异的实验:

步骤一:取2克高活性干酵母放于烧杯中,加入200毫升的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步骤二:取两支相同的注射器,编号为A和B,在注射器内分别抽取30毫升酵母菌培养液,B号注射器再抽取30毫升空气,振荡几次;

步骤三:用橡胶管分别连接注射器和装有BTB试剂的试管,5分钟后观察实验现象。

步骤四:将注射器内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倒入烧杯中,加入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查阅资料:

①BTB试剂在中性环境中呈淡蓝色,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呈橙色,遇酒精变成灰绿色。

②有氧呼吸: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③无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酒精+少量能量

(1)实验用32℃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的目的是      
(2)若A、B两组试管中若出现      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有氧呼吸少。
(3)实验结束后,发现两个烧杯中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均变为灰绿色,试分析其原因      
4、某品牌混合动力型汽车的驱动装置如图所示,其能在内置电脑控制下,自动调整使用电动机与发动机,使该车始终运行在省油区域。该汽车在制动时,电动机可作为发电机使用,对电池充电。该汽车在车速小于15千米/时,只有电动机正常工作,发动机不工作,此时有50% 的电能用于驱动汽车,电动机铭牌上标有“220伏,20安”。测试人员驾驶该车在平直公路上先以10千米/时的车速匀速行驶6分钟,又以40千米/时的测试车速匀速行驶30分钟。已知汽车行驶时受阻力f和车速v的关系如表所示。

车速v(千米/时)

0

10

20

40

阻力f(牛)

0

792

3170

12600

(1)该汽车制动后仍可滑行一段距离发电,这是因为        __。
(2)该汽车在整个测试行驶过程中,牵引力共做了多少功?
5、取12克石灰石(杂质高温不分解,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经过一段时间高温煅烧,冷却至室温,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8克。往剩余固体中加94.4克滴有无色酚酞的蒸馏水,再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共消耗100克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化学方程式:


CaCO3===CaO+CO2↑,

CaO+H2O==Ca(OH)2

Ca(OH)2+2HCl=CaCl2+2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1)过程b出现的现象是      
(2)求反应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若过程a高温煅烧时间变长,则过程c消耗稀盐酸质量如何变化,并说明理由。           
6、冬天,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小明在自家蔬菜大棚中安装了照明和自动控温的装置如图甲。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恒为6伏,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R’为滑动变阻器,Rt为大棚内的热敏电阻,它的阻值随大棚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工作电路电源电压为220伏,灯L上标有“220伏,40瓦”字样,R1是电阻丝,其阻值为44欧。当温度达到30℃时,衔铁被吸下,此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I=20毫安;当温度达到25℃时,衔铁弹起。

(1)当衔铁被吸下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欧。
(2)若想将衔铁的吸合温度提高至3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如果大棚不向外界散热,电阻丝工作能使大棚温度每分钟升高0.6℃。实际上大棚时刻向外界散热,每分钟使大棚温度下降0.1℃。若大棚温度为25℃时甲装置开始工作,求24小时内工作电路消耗的电能。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温州实验中学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科学第一次学业调研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