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列宁曾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是指 ( )

A . 美国与日本 B . 德国与法国 C . 英国与日本 D . 中国与美国
2、“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 . 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B . 解放战争的进程 C . 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D . 解放战争的影响
3、中国的近代史,是被列强用炮火打开的。这里的列强指的是哪一国家(  )
A . 英国 B . 俄国 C . 日本 D . 美国
4、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为此,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  )
A .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 创办轮船招商局 C . 创办汉阳铁厂 D . 创设京师同文馆
5、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是其导火线   ②“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其口号

③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④它的结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6、有首诗写道:“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共一大 C . 遵义会议 D . 台儿庄战役
7、电影《非诚勿扰》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台湾女孩说在台湾的历史教科书中记录:“民国三十八年,大陆‘沦陷’。”这里的“民国三十八年”指的是(  )
A . 1912年 B . 1937年 C . 1945年 D . 1949年
8、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出现在(  )
A . 黄河流域 B . 尼罗河流域 C . 两河流域 D . 印度河流域
9、14、15世纪,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最早兴起于(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意大利 D . 美国
10、下侧漫画反映的政体是(  )

A . 君主立宪制 B . 君主专制 C . 民主共和制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
11、标志着法国大革命进入高潮的是(  )
A .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 .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C . 雅各宾派专政 D .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 .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 .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C . 巴黎公社的成立 D .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
13、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技术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  )

①美国     ②德国      ③日本     ④英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4、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发生的地点是(  )
A . 凡尔登 B . 萨拉托加 C . 诺曼底 D . 萨拉热窝
15、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的英国生物学家是(  )
A . 哥白尼 B . 爱因斯坦 C . 牛顿 D . 达尔文
16、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
A . 法国巴黎公社 B . 俄国二月革命 C . 俄国十月革命 D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17、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达到顶点的会议是(  )
A . 慕尼黑会议 B . 巴黎和会 C . 华盛顿会议 D . 雅尔塔会议
1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指(  )
A . 日本偷袭珍珠港 B . 莫斯科战役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诺曼底战役
19、19世纪40年代,美苏两国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冷战”,此次“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北大西洋20公约组织的成立 D . 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20、观察下图漫画《经济全球化的领跑者》:“山姆大叔”扛着大旗,拖着吸满钞票的磁铁。漫画的寓意是(  )

A . 经济全球大化的阻力大 B . 全球化正在加快步伐 C . 全球化需要领跑者 D . 西方大国占据优势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

材料二: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日,就释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

——周恩来

材料三:僵持八年,令全国非常焦急关注的国共团结问题,已因中共领袖毛泽东氏飞临陪都而开朗。

——王淮冰

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1)材料一所反映的事件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材料二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2)
A . 正确 B . 错误
(3)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最终实现了国内的真正和平。 (3)
A . 正确 B . 错误
(4)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最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4)
A . 正确 B . 错误
(5)材料四反映的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5)
A . 正确 B . 错误
(6)以上材料反映的事件说明国共两党合则两利,离则两伤。 (6)
A . 正确 B . 错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两国关系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材料二:如下表:

北约和华约建立

组织

成立时间

性质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49年

为遏制苏联,由美国策划成立的军事政治集团

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

由苏联控制,与北约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北师大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下)

材料三: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杀伤力,成为美苏军备竞赛中的重中之重……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竞赛的结果,使得双方都拥有多次毁灭对方的能力……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竭力进免直接碰撞,两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

——摘编自岳麓书社《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四: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水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苏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北约和华约的建立使冷战在欧洲的对抗有了什么新发展?这标志着什么世界格局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苏两国“没有发生战争”的原因有哪些。长期的军备竞赛给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否达到建立世界新秩序”的目的?从处理大国之间的关系来说,冷战留下了哪些教训?
3、观察下列两幅漫画,然后回答问题。

(1)漫画一准备投篮的“队员”代表哪一国家?队员们防守其“投篮”有何寓意?
(2)漫画二中的这些企业借助哪一经济组织不断成长壮大?
(3)两幅漫画分别体现了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哪一发展趋势?
(4)在这些发展趋势中,你认为我国如何更好地扮演其中的角色?
4、探究欧洲文明的演进,需要宏观的视角。

    “15—19世纪,欧洲文明向现代化进程转变,在意识形态方面经历了思想解放的洗礼,在经济领域经历了技术革命的推动,在政治层面向近代民主政治发展。”

——《世界文明史》

请以《世界视角下的欧洲崛起》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文中需含欧洲向现代化转变过程中经历的思想解放运动、技术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各两例以及这些事件产生的影响,并谈一谈欧洲崛起带给你的感悟。

表述成文,清晰流畅,字数在15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东北学区三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