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0小题)

1、留法期间,邓小平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思想变化,下列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由学生到轧钢工人 B . 由工业救国思想到为劳苦大众谋幸福的思想 C . 由学生转变为职业革命家 D . 由工业救国思想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抗日战争期间,刘伯承、邓小平领导八路军一二九师开辟了全国最大的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是  (  )。
A . 江南抗日根据地 B . 皖东抗日根据地 C .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D .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3、20世纪60年代初,邓小平曾引用过四川民谚“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下列有关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当时恢复农业生产是最为紧迫的任务   B . 当时许多地方的干部群众坚决反对包产到户 C . 邓小平用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制定政策必须符合实际的道理 D . 表明了邓小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
4、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 . 后者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C . 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D . 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5、邓小平指出:“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

A . “两个凡是”的方针仍占主导地位 B .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未得到平反 C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被压制 D .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没有完全恢复领导职务
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 . 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 深化了改革开放 C . 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 . 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这段话的实际含义是(  )。

A . 要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 B . 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经验 C . 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 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8、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

①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②总结了我国和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教训 ③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④阐述了落后国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9、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相同点有  (  )。

①其核心都是实事求是 ②都是在对过去“左”倾错误思想的批判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③都是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④在实践中都有“农村包围城市”的特点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0、下列关于邓小平军事斗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抗战时期,与刘伯承率八路军一二九师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B . 与刘伯承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C . 淮海战役期间担任总前委书记,统一领导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D . 率军进入西藏,经过艰苦斗争解放西藏
11、邓小平说,不能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获得正确的认识。这针对的是(  )
A . “批林批孔”运动 B . 四五运动 C .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 “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12、

读右图“小平您好”,它(  )

①表达了群众对领导者亲切的敬意 ②体现了对改革开放道路的认可 ③是对伟大领袖的盲目的个人崇拜 ④在国内外人们心目中引起强烈反响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3、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南方谈话。这两次讲话都(  )
A . 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 . 深化了体制改革 C . 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 . 冲破了思想樊篱
14、邓小平幽默地说:“如果对政治上东山再起的人设立奥林匹克奖的话,我很有资格获得该奖的金牌。”面对邓小平政治生活中的三度沉浮,我们最应该学习他(  )

A . 不怕打击,愈挫愈勇的精神 B . 一切以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为重的崇高品德和博大胸怀 C . 敢于斗争,坚持真理的精神 D .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精神
15、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A . 影响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 . 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 . 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 D . 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16、“邓小平……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是对中国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这种“新的理论”主要是指                                                     (  )。

A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理论 D .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17、我们党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称为“邓小平理论”是因为(  )。

A .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B .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C . 邓小平是这一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D . 邓小平是伟大的政治家和理论家
1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主要是由于(  )。

A . 管理机制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 . 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 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 .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9、“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回答了当时的重要问题是(  )。

A .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 .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 . 什么是“一国两制”
20、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两者的根本共同点是(  )。

A . 坚持党的领导 B . 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 C . 坚持民主集中制 D . 坚持继续革命的思想

二、 材料分析题 (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部跨度达30年的惊心动魄的逃亡史。在当时的深圳,曾经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的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就逃港问题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

——林天宏《人民会用脚投票》

材料二 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

——《邓小平文选》第2卷

材料三 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975~1997)

材料四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每年领导层都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逃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什么政策?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邓小平改革的着眼点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四指出,邓小平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的宗旨是什么?这主要反映了邓小平的什么品质?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革命导师……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或“顶峰”,可以不接受实践检验;并不认为他们作出的结论不管实际情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更不要说那些根据个别情况作出的个别论断。他们处处时时用实践来检验自己的理论、论断、指示……他们从不容许别人把他们的言论当作“圣经”来崇拜。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
(2)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一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3)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思想路线?在当时有何历史意义?
3、哲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材料二 

材料三 美国《时代周刊》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曾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

(1)毛泽东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试举出毛泽东依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中国革命从危机或困境中拯救出来,走上正确道路的两个事例。
(3)该期杂志封面上“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 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4、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至今已整整十六年。他见证了中国20世纪翻天覆地的历史变革,并参与和创造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向现代化迈进的历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

材料二 1997年2月19日距香港回归日只剩131天。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20日早上悲痛地表示,对“一国两制”概念的创造者无法亲眼目睹香港回归,感到十分难过及悲痛。

材料三 邓小平敏锐地认识到,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是从组织上保证改革开放政策的连续性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措施,新老交替的关键是要解决老同志占着位子的问题,而相当多的老干部又不愿交班。1989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同意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决定》。1990年3月,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批准邓小平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在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在三老“半退”、四老“全退”的带动下,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又有一批老干部退出第一线的领导岗位,增选为中顾委委员和各省、市、自治区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一批年轻干部走上了一线领导岗位。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的十年途程》

材料四  邓小平家中挂有一幅《双猫图》。一只猫毛色雪白、茸毛轻柔,另一只猫毛色乌黑、黑里透亮。画的上方,是几行遒劲苍老的题词:“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是好猫。……”

(1)根据材料一在“改革解放生产力”过程中,邓小平是怎样引导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说明邓小平辞职对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有何重大促进作用?
(4)材料四中,“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是好猫”,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精髓?
5、下面是邓小平军事生涯的几幅照片,阅读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为上述几幅照片加上简单的文字说明。(内容要包括主要战绩和影响)
(2)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邓小平军事指挥艺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四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6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