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2018届物理中考二模试题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
A . 铜球大
B . 铝球大
C . 大小相等
D . 无法确定
2、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濛濛细雨从空中下落
B . 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 .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 . 炒菜时,满屋飘香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流方向总是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
B . 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一定产生电流
C . 陶瓷碗、自行车轮胎是绝缘体,自身可以带电
D .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体的性质
4、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 .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C . 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 .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5、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 .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 .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6、通过初中物理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直接从自己做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
B . 欧姆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C . 焦耳最先发现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的关系”
D .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小灯泡上标有“12V、6W”,定值电阻为R1 ,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 , 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右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其额定功率的1/4;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最左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 小灯泡正常发光,滑片在变阻器左、右两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的变化量为ΔP,若U1:U2=3:2。则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 R1=48Ω
B . U1=24V
C . U=36V
D . ΔP=6W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均选填“引力”、“斥力”)
2、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密度为 ,容器的质量为 .
3、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乙图的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由图丙状态直接变成甲图状态的过程叫做 (填物态变化名称).物质由甲图状态变成乙图状态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4、冬冬在探究光的色散现象时,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冬冬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思考.受此启发,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时,冬冬想再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看它们的焦距是否相同.你觉得红光的焦距 紫光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由是 。
5、如图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若电阻R1、R2并联且能正常工作,则甲表是 表(填“电流”或“电压”),乙表测的是 的 (填“电流”或“电压”)。
6、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 .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 反射,造成“光污染”.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为了测定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电功率,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各元件完好,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 .请你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小明同学将电路连接完整 .(连线不得交叉)
(2)小明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他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 (选填字母序号) (2)
A . 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B . 更换小灯泡
C .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A,该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实验过程中,有些小组的小灯泡先由暗变亮,然后发出耀眼的光后被烧坏.为了避免灯丝烧断,请提出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
2、小明想用天平、砝码、烧杯、足量的水来测石块的密度:
(1)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如果在称量过程中指针又出现如图甲所示情况,他应 .
(2)小明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请指出其中两个错误:① ;② .小明改正错误后,天平再次平衡后,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所称量烧杯和水的质量是 g.
(3)小明将石块浸没到上述烧杯中的水中,如图丁所示,此时天平所显示的质量值为91.6 g,放手后石块沉入水底后,测得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为107.6 g,则石块的密度为 kg/m3 .
3、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 ,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2)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
A . 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
B . 使用相同的烧杯
C . 水和煤油的初温一定相等
D . 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
(3)某同学用同一个加热装置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T)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①根据图象,要使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 的吸热能力强些.
②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则煤油的比热容是 J/(kg•℃)
(4)小明再用50g水和100g水做实验,以吸收的热量Q为纵坐标,升高的温度△t为横坐标,分别画出50g水和100g水的Q-△t图象,它们都是过原点的直线,即:Q=k△t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两条直线的k值与对应水的 之比相等.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图甲是智能怀旧灯,与灯串联的调光旋钮实质是滑动变阻器,图乙是简化的电路原理图。灯L标有“12V 3W”字样,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左端a时,灯L正常发光。电源电压不变,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问:
(1)电源电压U是多少?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是12Ω时,灯L消耗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当滑片P位于中点b和最右端c时,灯L两端电压之比为3:2,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多少?
2、一底面积为2dm2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所装液体的体积是20分米3 , 深0.6米.若容器本身重20牛顿,容器底上的液体压强是4.8×103帕斯卡,求:
(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面向上0.2米处a点的液体压强.
(3)桌面上受到的压强.
(4)若在容器液面上放一个30牛顿的木块(水未溢出),求这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是多少牛顿?
3、小明通过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将水中物体匀速提升至空中,他所用拉力F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物体在空中匀速上升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重、摩擦力和水的阻力。求:
(1)物体在空中上升1 m,小明做的功是多少?
(2)每个滑轮的重力是多少?
(3)物体的密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