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与方法

A

烧碱溶液中混有少量熟石灰

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过滤

B

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

C

硝酸钠中混有少量碳酸钠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D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二氧化锰

用足量水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2、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X由碳、硫、氧二种元素组成 B . X属于有机化合物 C . 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 . 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3、老粗布是几千年来劳动人民世代延用的一种手工织布工艺,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代表。下列关于老粗布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挑选棉花    B . 弹花纺线    C . 加碱浆染    D . 布料剪裁
4、现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Z溶解并产生氢气;把X、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只有X表面有银析出。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Z>X>Y    B . Y>X>Z    C . X>Y>Z    D . Z>Y>X
5、稀土有工业“黄金”之称,由于其具有优良的光电磁等物理特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坦克、飞机、导弹等的战术性能。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B . 铈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8 C . 铈元素符号是Ce D . 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B . 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C .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D . 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经典永流传。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对下列诗词划线部分的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花气袭人知骤暖 , 喜鹊穿树喜新晴﹣﹣温度高,分子运动加快 B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煅烧石灰石,不发生化学变化 C .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金的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 D . 何意百炼钢 , 化为绕指柔﹣﹣生铁经不断煅烧捶打氧化,降低碳的含量,变成钢
8、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 一个硼氢化钠分子中含2个氢分子 C . 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 . Na、B、H的质量比为1:1:4
10、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C . 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D . 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
11、木炭与氧化铁、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反应。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两个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 . 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 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2、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3”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3Hg  ②Fe3+ ③SO3 ④3H2O

A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② B . 表示原子个数的是④ C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③ D . 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某种原子个数的是①
13、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经过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34

2

5

5

反应后质量/g

0

x

5

2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 . x的值为18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丙一定是催化剂
14、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 燃烧需要氧气,因此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属于燃烧现象 B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 . 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15、向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锌 B . 向b点所得固体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C . c点所得固体为银和铜 D . d点所得溶液中溶质一定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铜
16、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B . 由b→c的变化过程是酸性越来越强 C . 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D . 图示能体现反应过程中放出了热量

二、简答题(共3小题)

1、“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学校建议同学们骑自行车出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序号)
(2)自行车车架一般用生铁制造,某些部件为不锈钢。工业上常以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为原料炼铁,请写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      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      
(4)自行车轮圈一般用铝合金制造,这是因为铝合金既轻便又耐用.铝制品比较耐腐蚀的原因是      
(5)天气太热,建议同学们车胎气压不能太高,试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有些同学带的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原因是      ,有的同学们带了“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填字母)

A.生石灰  

B.烧碱   

C.食盐    

D.硝酸铵

(6)为防止旅途中皮肤的以外擦伤感染,常备有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      (写化学式).
(7)同学们准备将垃圾分类处理,其中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填字母). (7)
A . 废纸  B . 果皮  C . 饮料罐    D . 废弃塑料.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序号,下同)。

②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选填①或②或③)。

(2)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形成离子符号是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      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填化学式)。
(3)探究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发现有气体生成,收集气体并点燃,有明显爆鸣声,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由此推断,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以上信息,你对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      

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42,63)、(67,38)、(67,25):

(1)T3℃时,三种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a点的意义为      
(3)对乙物质来说,b点所处的溶液状态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要使T3℃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5)T3℃时,若将125g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还能溶解固体丙的质量为      g。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从微观角度看,图中 可表示       的化学式为      
(2)从宏观的角度看,图示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 填字母序号)。
(3)写出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近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方法。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以上装置A~F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后面的实验;
(2)若选用装置B、D、G制取并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正确的组装顺序为      ,则在装置G中加入的液体试剂是      (填名称);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G收集氧气,气体从      (选填“a”或“b”)端通入;
(4)装置B、C都能用来制取氢气,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四、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1)【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Ⅰ:只有CaCl2

猜想Ⅱ:有      

猜想Ⅲ:有CaCl2和Ca(OH)2

猜想Ⅳ: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Ⅳ不合理,其理由是      

(3)【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

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

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Ⅲ是正确的。

(4)【评价反思】

①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 , 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      

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青少年过多摄人蛋糕里的人造奶油会产生一种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 , 请计算.
(1)该反式脂肪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2)141g该反式脂肪酸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      g.
2、小明同学将13.9g含杂质氯化钠的纯碱样品与140.5g稀盐酸相混合,充分反应,测得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计算:

(1)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