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汕头市潮南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a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29小题)

1、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A . 青藏高原 B . 漠河附近 C . 吐鲁番盆地 D . 乌鲁木齐
2、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是(  )

A . 黑龙江     B . 内蒙古 C . 新疆 D . 西藏
3、一人乘火车外出旅游,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你认为此人的旅游路线应是(  )


A . 上海﹣北京   B . 杭州﹣昆明 C . 哈尔滨﹣广州 D . 济南﹣西安
4、山地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33%,这对下列哪种产业发展尤为不利?(    )

A . 旅游业 B . 采矿业 C . 林业 D . 交通运输业
5、读图,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

A . 甲路线 B . 乙路线 C . 丙路线 D . 丁路线
6、“天涯海角隆冬暖,青藏高原盛夏寒”,这两地气候特征的成因是(    )

A . 都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B . 都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C . 前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后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D . 前者与地形的影响有关,后者与纬度位置的影响有关
7、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半干旱地区适合森林的生长 B . 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以耕作业为主 C . 南方湿润地区的耕地主要以旱地为主 D . 北方半湿润地区的居民爱吃面食
8、下列几个省区的名称,排序和图序相符的是(  )

A . ①湖北省②广东省③云南省 B . ①广东省②云南省③湖北省 C . ①广东省②湖北省③云南省 D . ①云南省②湖北省③广东省
9、我国最早迎来黎明的地方是(    )
A . 帕米尔高原 B . 曾母暗沙 C . 漠河 D .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10、“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其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了我国的哪一种气候特征(  )
A . 季风气候显著 B . 气候复杂多样 C . 海洋性特征显著 D . 南北温差大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4级 B . 我国由于受到海洋的影响,全国各地降水丰沛 C . 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交通便利 D . 我国纬度最高的省是台湾省
12、关于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汉江不是外流河,因为它是直接流入长江的 B . 塔里木河是内流河,因为它最终没有流入海洋 C . 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才是外流河 D . 澜沧江是内流河,因为它在我国境内没有流入海洋
13、下列民族风情符合“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在地区的是(  )

 

     

A . 摔跤 B . 赛龙舟 C . 跳板 D . 泼水节
14、水稻也能在北方生长,这是因为我国(  )
A . 南北温差大 B . 雨热同期 C . 地形复杂 D . 气候复杂多样
15、西北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
A .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 温带季风气候 C . 温带大陆性气候 D . 高山气候
16、下列自然景观描述与其对应地形区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 崎岖不平——黄土高原 B . 开阔坦荡——内蒙古草原 C . 冰川广布——云贵高原 D . 千沟万壑——青藏高原
17、小明看到马路边停靠着一辆牌号为皖BF3426的汽车,这辆车来自(  )
A . 山东省 B . 江西省 C . 上海市 D . 安徽省
18、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
A . 位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老挝和泰国是我国的陆上邻国 B . 位于我国东部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朝鲜、韩国和日本 C . 与我国隔海相望的6个国家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 D . 与越南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有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19、下列哪一地区最具独特的高山气候(  )
A . 山东泰山 B . 青藏高原地区 C . 秦岭大巴山 D . 福建武夷山
20、如图中西侧的山脉和东侧的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限,按要求完成问题。

(1)作为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该线以北主要种植亚热带水果 B . 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 C . 该线以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D . 该线以北为湿润地区,降水丰富
(2)以下各条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一致的有:(  )

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②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③1000mm等降水量线             ④一月份0℃等温线

⑤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21、“鱼米之乡”和“天府之国”各指的是(  )
A .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 B .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 C . 四川盆地和东北平原 D . 长江中下游和成都平原
22、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图”,回答问题。

(1)古人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玉门关(  ) (1)
A . 夏季风来得迟 B . 受夏季风影响非常小 C . 年降水量稀少 D . 雨季来得迟
(2)有关季风对我国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我国各地夏季都吹东南风,冬季都吹西北风 B . 台风形成的暴雨是我国的主要降水 C . 季风区是指冬季风影响到的地区 D . 我国水旱灾害主要是由各年夏季风强弱不同引起的
(3)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地理界线是下列中的(  ) (3)
A .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 .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D . 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秦岭—淮河
23、读“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我国部分地区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下列山脉中,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1)
A . 昆仑山脉 B . 祁连山脉 C . 横断山脉 D . 太行山脉
(2)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最主要的地形是(  ) (2)
A . 高原 B . 平原 C . 盆地 D . 山地
24、按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汕头市属于(  )
A . 暖温带、湿润地区 B . 亚热带、湿润地区 C . 亚热带、半湿润地区 D .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25、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有两个简称的是(  )
A . 河南省 B . 甘肃省 C . 湖南省 D . 山西省
26、读图,回答问题。

(1)造成图中我国东部山桃盛开花期时间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 (1)
A . 纬度因素 B . 海陆因素 C . 地形因素 D . 人为因素
(2)如图反映了我国以下哪一气候特征(  ) (2)
A . 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 . 冬春季节南北温差大 C . 降水量南方多,北方少 D . 雨季南方长,北方短
27、读我国四省区轮廓河流图,回答问题。

(1)图中“欢乐的‘泼水节’”最有可能出现在(  ) (1)
A . ①省区 B . ②省区 C . ③省区 D . ④省区
(2)第16届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市举行,这是一场以珠江为舞台,以城市为背景的让世人惊艳的开幕式,图示河流中表示珠江的是(  ) (2)
A . ①河流 B . ②河流 C . ③河流 D . ④河流
(3)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特征的连线,错误的是(  ) (3)
A . ①﹣上流湍急,富水力 B . ②﹣河窄水浅,行船难 C . ③“河水一石,其泥六斗” D . ④﹣冬季封冻,可行车
28、读长江水系图,回答问题。

(1)关于长江水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干流以南的支流每年先进入汛期 B . 下游的支流多水量大 C . 上游大型湖泊多 D . 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2)关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产生的综合效益,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 阻碍了长江航运,缩短了运输里程 B . 从宜昌到重庆的河运能力大大提高 C . 可以有效调节长江中下游水位 D . 能有效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电能紧张问题
29、我国地势最高的盆地是(  )
A . 塔里木盆地 B . 准噶尔盆地 C . 柴达木盆地 D . 四川盆地

二、综合题 (共2小题)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分布。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高原,B      山脉,C      盆地,D      平原。
(2)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气候有何影响?
(3)D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有哪些?(至少2种)
2、读图“黄河流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黄河沿途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最终注入的海洋名称:

A      高原,B      高原,C      高原,D      平原,E      海。

(2)写出黄河各河段的分界点名称:①      镇(位于      省级行政区);②      
(3)黄河中游有两条支流注入:③      河,④      河。
(4)⑤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⑥为我国最大的湖泊﹣﹣       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汕头市潮南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卷(a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