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冲刺卷(一)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

下面对芝麻酱说明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不含微量元素 B . 不含糖类和油脂 C . 婴儿最好不食用 D . 钙铁含量低于豆腐和鸡蛋
2、下列不是合金的是(  )


A . 生铁 B . 铁锈  C . 青铜 D . 焊锡
3、2015年8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 B . C . D .
4、

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 2Ag+2X↑+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是(  )

A . N2O B . NO2 C . N2O5 D . NO
5、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一定大于氯化钾的溶解度 B .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C . t℃时,硝酸钾和氯化钾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 60℃时,100g水中加入90g硝酸钾,充分搅拌,可得到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6、下列图象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是(   )

 

 

 

 

 A.向一定质量的AgNO3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

 B.两份等体积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A . A   B . B   C . C   D . D
7、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应用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安全

①用活性炭包可吸附汽车内的异味

②用洗涤剂可以洗掉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

①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气中毒

C.化学与资源

D.化学与健康

①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能源

②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为未来使用新能源

①烧烤食品营养丰富,可大量食物

②每天食用适量蔬菜,以补充维生素

A . A B . B C . C D . D
8、常温下,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7的是(   )
A . KOH B . 草木灰 C . 生石灰 D . 醋酸
9、如图的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B .  检验氢气的纯度 C . 探究燃烧的条件   D . 证明密度:CO2>空气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正确的是(   )
A . CaCO3粉末(CaCl2粉末)﹣﹣水 B . CaO粉末[Ca(OH)2粉末]﹣﹣水 C . KCl溶液(KOH)﹣﹣稀硝酸 D . NaOH溶液(Na2CO3)﹣﹣稀盐酸
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一致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滴加盐酸

产生气泡

NaOH已部分变质

B

向某无色溶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蓝

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满某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

该气体是CO2

D

向碘化钾、稀硫酸和淀粉的混合液中加入某食用盐

溶液变蓝

该食用盐为加碘食盐

A . A   B . B   C . C   D . D
12、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   )

①2N ②Mg2+ ④H2

A . ①表示两个氮分子 B . ②与⑤均表示镁离子 C . ③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D . ④表示2个氢原子
13、亚硒酸钠(Na2SeO3)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由防癌、抗癌的作用,它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记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a2SeO3中Se化合价为+4 B . n的值为6 C . 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 . Se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14、下列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活性炭净水 B . 蒸馏水获取淡水 C . 以葡萄为原料酿酒 D . 酒精挥发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       ,再用标准比色卡比较试纸显示的颜色,读取该溶液的pH.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

①“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黑白粉”还可提供植物必需的营养素是        (填元素符号).

2、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医用葡萄糖注射液中的溶剂是      

(2)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3)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清洗油腻的餐具,是利用洗涤剂的       (填“乳化”或“溶解”)功能.

(4)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日常生活中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用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19.6%的稀硫酸100g:

(1)计算:所需定量的98%浓硫酸,还需要蒸馏水         g.

(2)量取混匀操作中所需玻璃仪器包括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3)如果在量取98%浓硫酸时,仰读视数,其他操作都正确,则所配制出的稀硫酸的浓度会比19.6%       .(“偏高”或“偏低”)

4、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 ”和“ ”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示意图是       (填序号).

(1)
A . B . C . D .
(2)结合如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分,而不能再分.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   误  操   作

不  良  后  果

⑴滴管取液后平放或倒置

      

⑵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向着手心

      

⑶加热后的试管直接刷洗

      

⑷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⑸用试管刷洗涤试管时,用力过猛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C的溶液与乙的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沉淀;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请回答:

(1)甲的化学式是      ;D的化学式是      
(2)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3)E→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

(1)“滤液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2Na2SO3=2CuCl↓+2NaCl+SO3 , 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a”的名称是      。“醇洗”的目的是      
(4)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      (写化学式)。
(5)320 g CuSO4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是      g。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某同学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完全后(假设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pH试纸、Zn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假设猜想】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1)【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气泡产生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2)【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②      

(3)【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类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2、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原理中重要的一步是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NH3和CO2制备NaHCO3 , 化学方程式:NaCl+ NH3+CO2+H2O= NaHCO3↓+NH4Cl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请结合具体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I.气体制备

①二氧化碳气体制备实验室常采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CO2 , 其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为      (选填装置对应的字母)。

②氨气制备

实验室常用硫酸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制备NH3的反应原理为:Ca(OH)2(固)+2NH4Cl(固) CaCl2+2H2O+2NH3↑。现要制备并干燥NH3 , 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为            (选择装置对应的字母)。实验室制备O2也可用上述制备NH3的发生装置,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2)NaHCO3制备

①根据表格中的溶解度数据,解释20℃产物中NaHCO3能够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原因      

物质

NaHCO3

NH4Cl

溶解度/g(20℃)

9.6

37.2

②该过程中另一产物NH4Cl在农业生产中常被用作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上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大多数厨师有个工作经验:炒菜时,又加料酒又加醋,可使菜变得香美可口,原因是醋中的乙酸与料酒之中的乙醇生成乙酸乙酯.如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请完成下列问题:

酯的名称

甲酸甲酯

甲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乙酯

化学式

C2H4O2

C3H6O2

C3H6O2

X

(1)甲酸甲酯(C2H4O2)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甲酸乙酯(C3H6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据表推测X额定化学式为      
2、实验室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到样品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有      
(2)当pH=7时,消耗NaOH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为       g.
(3)计算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冲刺卷(一)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