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冲刺卷(二)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某试验田的玉米叶色淡黄,有倒伏现象,你认为应施用的复合肥是(   )

A . CO(NH2)2 B . KCl C . Ca(H2PO4)2 D . KNO3
2、下列不符合“低碳”发展主题的是(  )


A . 深秋时节焚烧落叶 B . 用旧报纸制铅笔杠 C . 开发利用新能源  D . 鼓励建造节能建筑
3、下表是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作物

马铃薯

茶树

水稻

pH

4.8~5.5

5.0~5.5

6.0~7.0

8.0~9.0

某地土壤呈碱性,则该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A . 马铃薯 B . 茶树 C . 水稻 D .
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明矾区分硬水和软水 B . 海水经过滤后直接饮用 C .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 . 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
5、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a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温度升温至a2℃时,均有固体析出 C . a2℃时,M点对应的甲溶液不饱和   D . a2℃时,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
6、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aO(CaCO3

溶解、过滤

B

H2(CO)

灼热CuO

洗气

C

NaCl(Na2SO4

过量BaCl2溶液

过滤

D

NaCl(Na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A . A   B . B   C . C   D . D
7、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Cl2+2NaOH═NaCl+NaClO+H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   )
A . +2 B . +1 C . 0 D . ﹣1
8、下列主题知识的归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

 B.化学与农业

①煤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②误食少量重金属盐﹣喝鸡蛋清

①波尔多液﹣可用于农作物杀菌

②磷肥﹣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

 C.辨别真假

 D.性质与用途

①辨别蛋白质和淀粉﹣加碘水

②辨别棉织物和毛织物﹣点燃闻气味

①氩气性质稳定﹣延长食品保质期

②氢氧化钠显碱性﹣治疗胃酸过多

A . A   B . B   C . C   D . D
9、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

选项

归类

内容

A

清洁能源

风能、氢能、太阳能

B

常见合金

黄铜、硬铝、不锈钢

C

营养物质

淀粉、油脂、维生素

D

复合肥料

KNO3、NH4H2PO4、NH4NO3

A . A   B . B   C . C   D . D
10、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 . 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 . 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D . 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1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 闻药品的气味   B . 溶解固体   C . 测溶液的pH值   D . 点燃酒精灯
1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铁锅生锈 B . 粮食酿酒 C . 食物腐败 D . 白醋挥发
13、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
A . B . C . D .
14、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小赵做了以下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 步骤①    B . 步骤②    C . 步骤③    D . 步骤④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2014年12月28日,青烟威荣高铁正式通车.

(1)如图1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      材料.

(2)高铁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

①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该反应属于       (填字母序号).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②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原理,如图2所示.

Ⅰ.为了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Ⅱ.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Ⅲ.装置B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      作用.

2、

A在B中充分燃烧生成C和D,A、B、C、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物质

A

B

C

D

 分子示意图

看图回答:

(1)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2)A中氮、氢原子数之比为       ,氮、氢元素质量之比为       .

(3)A在B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

3、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
(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
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       .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
A.Cu  B.Mg  C.Al  D.Ag.
4、

控制变量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你根据实验图示和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1)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2)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3)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4)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      


5、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2)X=       ;

(3)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4)B粒子的化学性质与A、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5)地壳中最多的金属元素与A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

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下列仪器:
(1)写出图中仪器⑧的名称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若补充一种仪器       , 再利用上述装置和药品还可以制取和收集氧气,你选择的仪器是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NO3、CuSO4、FeCl3、Na2CO3、Na2SO4、NaCl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了证明其组成,作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无色滤液B;
(2)向白色沉淀A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3)向无色滤液B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Cl2、FeCl3、Na2CO3、Na2SO4 , 可能含有NaCl
B.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Cl2、Na2CO3、Na2SO4 , 可能含有NaCl、KNO3
C.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Cl2、CuSO4、 NaCl,一定不含有FeCl3、Na2CO3、KNO3
D.固体混合物中一定含有BaCl2、Na2SO4、NaCl,一定不含有FeCl3、CuSO4
3、重质碳酸钙粉体产业为我市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粉体中碳酸钙含量进行了探究,小组成员从一包粉体产品中取出样品5.10g放入烧杯中,并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盐酸反应),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4.66

24.22

m

43.34

52.90

62.90

72.90

(1)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表中m=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实验室常用甲酸(H2CO2)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H2CO2 H2O+CO↑,再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O+CuO Cu+CO2 ,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

(1)装置G中①的名称是      ,装置B的作用是      
(2)装置E是用来检验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是否完全,该装置      (填“能”或“不能”)达到目的,写出D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为避免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回收利用一氧化碳,方框中应连接装置F和G,导管接口的顺序为a→            →e
(4)反应过程中,装置C的烧瓶内氧化铜粉末处于“沸腾”状态(一氧化碳气流冲击所致),这样有利于      ,烧瓶内固体物质的颜色变化      
(5)请你设计一个探究氧化铜是否反应完全的实验      
5、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H3COOH,醋不仅是调味品,而且还有较强的灭菌、抑毒的作用.

小明为判断家中的9°米醋含酸量是否合格,取100mL米醋(见标签)于锥形瓶中,然后再向锥形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过程中,当加入碳酸氢钠溶液的质量至以下数值时,对充分反应后锥形瓶中剩余物质的质量进行了记录,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提示: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加入碳酸氢钠溶液质量(g)

25

50

100

155

175

锥形瓶内剩余物质质量(g)

123.9

147.8

195.6

248.4

m

(1)醋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100mL米醋与足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       g,表中m的数值为      
(3)请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含酸量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6、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某研究小组对膨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趣味实验】

实验1:和面.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水,制得的面团编为1号;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水,再加入2g膨松剂M,制得的面团编为2号.

实验2:发面.将和好的2个面团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后,取出面团,发现1号面团无明显胀大,2号面团明显胀大且手感比较松软.

【提出问题】膨松剂M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假设1:M是NH4HCO3

假设2:M是NaHCO3

假设3:M是NH4HCO3和NaHCO3

(1)【实验探究1】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

无刺激性气味

试管内壁有水珠

试管内有固体剩余

假设      成立

假设      不成立

(2)【提出新问题】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什么?

【实验探究2】

实验②:将实验①所得固体继续加热,无明显现象.冷却,向试管中加水,固体全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向其中1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向另1份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

【得出结论】

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      (填化学式)

(3)【反思提高】

①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受热稳定性:Na2CO3      (填“>”“=”或“<”)NaHCO3

(4)【拓展应用】

某品牌复配膨松剂N的配料为:磷酸二氢钙、碳酸氢钠和玉米淀粉,N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Ca(H2PO42+2NaHCO3═CaHPO4↓+Na2HPO4+2CO2↑+2H2O;利用N和面和发面(加热)时,面团都会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常温下的溶解度:Na2HPO4>CaHPO4

b.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遇到酸性物质能产生气体

c.根据上述反应,产生0.22gCO2至少需要NaHCO3的质量为0.42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冲刺卷(二)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