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冲刺卷(三)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 B、化学与能源 |
①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③要牢记“吸烟有害健康”“毒品万万试不得!” | ①太阳能、核能和天然气都属于新能源 ②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③化石燃料是优质的能源来源,不能作为化工资源 |
C、物质与分类 | D、化学与环境 |
①天然气和海水都属于化合物 ②烧碱和纯碱都属于碱 ③尿素[CO(NH2)2]和硝酸钾(KNO3)都属于复合 肥 | ①施用过量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②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③低碳生活,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
编号 | A | B | C | D |
实验设计 | ||||
实验目的 |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 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 探究CO2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A装置可以制备的一种气体是 ,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 ,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可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其原因是 ,还可以用于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 (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
(3)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此装置的理由是 。
(4)现有如下资料:
① 制取NO2的反应原理:Cu+4HNO3(浓) = Cu(NO3)2+2NO2↑ +2H2O
② 通常状况下,NO2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反应。制取NO2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1) 在空气中铝制品更耐腐蚀,原因是 。(写出化学方程式)
(2) 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来自三大化石燃料中的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产生 和二氧化氮等气体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近年来,许多城市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做汽车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岬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请写出一种降低PM2.5浓度,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
(1)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
②是 ;③金属氧化物是 ;
(2)根据上图可以总结出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
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3)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碱.请你写出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简答题(共2小题)
已知:A是红色粉末,B、C是氧化物,D、I是常见金属,G为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G 。
(2)写出上述转化①②③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
(3)为了安全,点燃G气体之前要 。
(4)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从D和I的固体混合物除去固体D: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
A海洋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⑴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 。
⑵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再进行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不重复操作),其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⑶从晒盐后的卤水中可以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在提取镁的过程中,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 ,试剂B选用 。电解无水MgCl2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解答题(共4小题)
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1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
a.玻璃棒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d.白瓷板(或玻璃片)
据央视报道,有不法酒类生产企业在白酒中添加酯类物质以增强口感.下表中是几种常见的酯.
酯的名称 | 甲酸甲酯 | 甲酸乙酯 | 乙酸甲酯 | 乙酸乙酯 |
化学式 | C2H4O2 | C3H6O2 | C3H6O2 | X |
(1)比较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上述物质的共同特点有 (写出一条即可).
(2)甲酸甲酯(C2H4O2)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3)据表推测X的化学式为 .
(4)实验测得由甲酸甲酯(C2H4O2)、甲酸乙酯(C2H6O2)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混合物中甲酸甲酯的质量分数是 .
编号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所取固体样品的质量/g | 15 | 12 | 12 |
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 100 | 100 | 150 |
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g | 10 | 10 | 10 |
完成下列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实验】将一定量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除水外,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 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是猜想 。
实验方案 | 方案一:测溶液pH | 方案二:滴加碳酸钠溶液 | 方案三:向溶液中加入铜片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有气泡产生 | 无气泡冒出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只有Na2SO4 |
【实验结论】写出方案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 是正确的。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说出其中一个即可)
②实验中若用氯化钡溶液来进行现象分析,能否得出确切的结论?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