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选修6《新闻阅读与实践》 第一章《新闻是什么?》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共10小题)
例句:吾从而师之
中国古代散文重视语言修辞。 , 。 , 。 , , 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继承包括六朝在内的以住具有生命力的书面语言,又吸收当代口语,熔铸提炼,形成适合于当时社会的流畅生动的散文语言。
①丰富了语言文字,提高了语言的表现力
②韩愈强调:“惟陈言之务去”(《答李议书》)
③历代散文大师都在语言上下了很大功夫
④改造先秦以前的书面语言,又多方面吸收人民新鲜活泼的语言
⑤司马迁的《史记》把古籍中“佶屈聱牙”的文字,大胆改写得平直易解
⑥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
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共10小题)
三、古诗文阅读(共3小题)
雨后池上
刘攽(bān)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 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小题)
自者以来,很多寺院① ,兼授僧俗生徒,寺学教授的内容除佛教知识外,还有儒经、史籍、书仪规范、诗词歌斌等。凡在寺院中接受过佛教教育的人,对于佛教的尊崇与维护都是极其虔诚的,客观上也起到了②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③ 佛教教育反过来又使得寺院藏书长久流传。
下面是“中国民政”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