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6第三单元实验3-2几种有机物的检验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检验溴乙烷中是否有溴元素,主要的实验方法是(  )


A . 加入氯水后振荡,看水层里是否有棕红色的溴出现 B . 加入硝酸银溶液,再加稀硝酸,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C . 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D . 加入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用过量稀硝酸中和过量的碱后,再加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浅黄色沉淀生成
2、某物质中可能含有甲酸、乙酸、甲醇和甲酸乙酯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在鉴定时有下列现象:①有银镜反应;②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沉淀不溶解;③与含酚酞的NaOH溶液共热发现溶液中红色逐渐消失至无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有甲酸和甲酸乙酯 B . 有甲酸乙酯和甲醇 C . 有甲酸乙酯,可能有甲醇 D . 有甲酸和乙酸,可能有甲酸乙酯
3、下列各组物质,可用一种试剂加以区别的是(  )

①四种无机溶液:NaAlO2、AlCl3、K2CO3、Na2SiO3

②四种白色粉末:(NH4)2SO4、NH4Cl、Na2SO4、NaCl

③四种有机溶液:乙醛、乙酸、甲酸、乙醇

④四种有机物:苯、四氯化碳、己烯、无水醋酸


A . 只有①② B . 只有③④ C . 只有①②④ D . 全部
4、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 . 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C . 用石蕊试液检验乙酸和乙醇 D . 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现象
5、一定量某有机物溶解于适量的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呈红色,煮沸5 min后,溶液颜色变浅,再加入盐酸显酸性,沉淀出白色晶体。取少量晶体放到FeCl3溶液中,溶液呈紫色,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 B . 用BaCl2溶液鉴别SO42-和SO32- C . 用浓HNO3与Cu反应制备NO2 D . 将混有H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
7、下列物质①乙烷 ②乙炔    ③甲苯 ④苯 ⑤聚乙烯 ⑥对苯二酚 ⑦溴乙烷 ⑧葡萄糖,其中既能与溴水反应又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是(  )


A . ②③④⑤⑧ B . ②③④⑥⑦⑧ C . ②⑥⑧ D . ②⑤⑥⑧
8、用括号中的试剂和方法除去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


A . 苯中的甲苯(酸化高锰酸钾溶液 分液) B . 乙醇中的水(无水硫酸铜 干燥) C . 乙醇中的乙酸(NaOH溶液 分液) D . 溴乙烷中的乙醇(水 分液)
9、既可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用来除去乙烷中乙烯得到纯净乙烷的是(   )

A . 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 B . 在Ni催化、加热条件下通入H2 C . 通过足量的溴水 D .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
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将盛有CH4与Cl2的集气瓶放在光亮处一段时间

气体颜色变浅,瓶内壁附有油状物

B

将乙烯在空气中点燃

火焰呈蓝色并伴有黑烟

C

向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充分振荡

液体分层,溶液紫色褪去

D

将蔗糖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水浴加热,取反应后的溶液少量,加入几滴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

出现砖红色沉淀


A . A B . B C . C D . D
11、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

A . 向苯酚悬浊液中加入少量溴水制取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B . 用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烯中混有的少量SO2 C . 用水鉴别三种无色液体:苯、乙醇、四氯化碳 D . 用蒸发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78.5℃)和乙醚(沸点34.5℃)
12、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开来的是(  )

A . 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 B . 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 C . NaBr、HCl、KCl三种溶液 D . 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
1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加热片刻,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

无银镜生成

淀粉未发生水解

B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和HCO3­

C

将一片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铝箔表面有致密Al2O3薄膜,且Al2O3熔点高于Al

D

取久置的绿矾(FeSO4·7H2O)溶于水,加入KSCN溶液

溶液变为血红色

绿矾部分或全部被氧化


A . A B . B C . C D . D
14、下列各组有机物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的是(        )

A . 乙醇、甲苯、硝基苯 B . 苯、苯酚、己烯  C . 苯、甲苯、环己烷 D . 甲酸、乙醛、乙酸
15、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

将某未知溶液中加入2mL2%的CuSO4溶液和数滴NaOH 2%的溶液并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产生

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醛基

C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该气体一定为不饱和烃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A . A B . B C . C D . D
16、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Cl 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白酒中是否有甲醇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7、以下实验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 用溴水鉴别苯、乙醇、四氯化碳 B . 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0.4000 g的NaOH固体配成1000 mL浓度为0.01000 mol·L1的溶液 C . 为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NaOH溶液后蒸馏 D . 用激光笔检验淀粉溶液的丁达尔效应
18、下列各组物质,只用水不能鉴别的是(  )

A . 白色粉末:CuSO4、Na2CO3、CaCO3 B . 无色液体:乙醇、苯、四氯化碳 C . 白色粉末:NaOH、NaCl、NH4NO3 D . 无色液体:苯、甲苯、乙醛
19、有甲酸、乙酸、乙醛、乙酸乙酯、乙醇、溴乙烷6种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

A . 蒸馏水 B . FeCl3溶液 C . 新制的Cu(OH)2悬浊液 D . NaOH溶液
20、检验下列有机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 . 向氯仿中加入AgNO3溶液检验其含有氯元素 B . 用KMnO4酸性溶液不能鉴别乙烯和乙炔 C . 用FeCl3溶液鉴别苯和苯酚 D . 用新制Cu(OH)2悬浊液鉴别乙醇、乙醛和乙酸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在乙醛溶液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分析乙醛的结构和性质,其反应原理有三种可能:①溴在不饱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②溴与甲基上的氢原子进行取代;③乙醛具有还原性,被溴水氧化。为此同学们做了如下探究:

(1)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沉淀产生,则上述第      种可能被排除,有同学提出用测反应后溶液酸碱性的方法进一步进行验证,就可确定究 竟是何种反应原理,请指出此方案是否可行      。理由是      

(2)分析可能的反应,若乙醛被溴水氧化,氧化后的主要产物应是      

(3)若反应物Br2与生成物Br-的物质的量关系是1∶2,则乙醛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某同学欲做1-氯丁烷的水解实验,并检验其中的氯元素。实验过程如下:

如图所示,在大试管中加入5 mL 1 mol·L1NaOH溶液和5 mL 1-氯丁烷(1-氯丁烷的沸点为77~78 ℃,密度为0.886 g·cm3 , 易燃)。水浴加热该试管10 min以上,并控制加热温度在70~80 ℃。取2支小试管,各加入约1 mL由2%的AgNO3和3 mol·L1硝酸按1∶1比例组成的混合溶液,用胶头滴管吸取加热后大试管内的上层溶液,将此待测液逐滴加入其中一支小试管中,与另一支未加待测液的小试管内溶液相比,有白色的浑浊物出现,说明1-氯丁烷与NaOH溶液反应有Cl生成,从而证明了1-氯丁烷中含有氯元素。

请回答:

(1)请写出1-氯丁烷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管上方的玻璃导管的作用为      

(3)检验Cl时,用硝酸酸化AgNO3溶液的目的是

      

(4)该装置是有机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套装置,实验室中,可以使用上述装置制备的是()(填序号)。

(4)
A . 硝基苯 B . 乙烯 C . 乙酸乙酯 D . 溴苯
3、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用于制取乙炔。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      

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乙炔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炔发生了      反应。

(3)乙炔通入溴的CCl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炔发生了      反应。

(4)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      ,乙炔燃烧时的实验现象      

4、如何利用核磁共振氢谱法检测出乙醇和甲醚?      

5、某同学为了测定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设计了如下实验。他查阅资料得知: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三聚氰胺在常温下为晶体,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氮气和水。现有12.6 g三聚氰胺晶体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反应(假设三聚氰胺完全转化成产物)。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装置能不能与D装置互换?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当B装置中反应完全后,读取F中水的体积,实验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①读数 ②冷却至室温 ③调平E、F装置中液面

(4)测定数据如下:

仪器

C

D

实验前

101.0 g

56.0 g

实验后

106.4 g

69.2 g

经测定,收集到的气体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 L。

①利用上述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可知三聚氰胺的实验式为      

②三聚氰胺的分子式为      

③若装置中没有铜网,则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5)已知氰酸(HCN)的结构简式为H—C≡N,氰胺的结构简式为H2N—C≡N,三聚氰胺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或2,则其结构简式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6第三单元实验3-2几种有机物的检验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