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6第四单元实验4-2金属镁、铝、锌化学性质的探究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编号 金属(粉末状)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mol) (℃) |
A Mg,0.1 6 mol·L-1 硝酸10mL 80 B Mg,0.1 3 mol·L-1 盐酸10mL 60 C Fe,0.1 3 mol·L-1L 盐酸10mL 60 D Mg,0.1 3 mol·L-1 硫酸10mL 60 |
实验现象或操作 | 反应原理的解释 |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不滴落 |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 |
B.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液体呈蓝色 | 淀粉在此条件下未水解 |
C.向盛有足量Zn和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 形成锌铜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
D.鸡蛋清溶液遇乙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 | 蛋白质发生盐析 |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③适量硫酸铜稀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CCl4 ⑥浓氨水
代号 | 实验 | 实验目的 |
A | 观察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 比较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
B | 同温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酸碱性 | 比较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
C | AlCl3、MgCl2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 | 比较镁与铝单质的还原性强弱 |
D | 同温下用同一电路分别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某一元酸溶液导电能力 | 比较该一元酸与盐酸酸性的强弱 |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颜色状态 | 硬度 | 密度 | 熔点 | 导电性 | 导热性 | 延展性 |
银白色固体 | 较软 | 2.70g·cm-3 | 660.4℃ | 良好 | 良好 | 良好 |
将该金属投入冷水中无变化,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试回答:
猜想 | 验证方法 | 预测实验现象 |
该金属比铁活泼 | ||
该金属活泼性比铁弱 |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xMg(OH)2•yMgCO3]
实验序号 | 实 验 | 实验现象 | 结 论 |
实验Ⅱ |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 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 气体成分为 ① |
实验Ⅲ | 将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 ② | ③ |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MgCO3 |
实验Ⅳ | 取实验Ⅲ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适 量 ④ 稀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 溶液中存在CO32-离子 |
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中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4.52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0.36 g,装置B增重1.76 g。
①装置C的作用是 ;
②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
回答下列问题: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Zn(OH)2的原因 。
沿海渔民也用墨鱼骨(主要成分是CaCO3)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OH)3+3HCl===AlCl3+3H2O|CaCO3+2H+===Ca2++CO2↑+H2O
①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是 。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 。
①糖果和食品内包装 ②电线电缆 ③牙膏皮 ④氢氧化铝胶囊(胃舒平,作内服药) ⑤用明矾净水 ⑥用明矾和小苏打混合物作食品膨化剂 ⑦制造炊具和餐具 ⑧制防锈漆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