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6第四单元实验4-2金属镁、铝、锌化学性质的探究同步练习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常温下铝和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B . 两份相同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前者多 C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各成分的熔点都高 D . 工业上常利用铝热反应冶炼难熔的金属,如钒
2、下列金属不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是(  )


A . Mg B . Al C . Fe D . Cu
3、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


A . 测定密度 B . 放入硝酸中 C . 放入盐酸中 D . 观察外观
4、锌粉、铝粉、镁粉的混合物a g与一定量的某浓度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蒸发水分后得固体(不含结晶水)b g,则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为(  )


A . (ba)/48 g B . (ba)/49 g C . (ba)/98 g D . 无法计算
5、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浓氨水的是(  )


A . AgCl B . Zn(OH)2 C . AgOH D . Al(OH)3
6、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   )

编号     金属(粉末状)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温度

          (mol)                                       (℃)

  A         Mg,0.1           6 mol·L-1 硝酸10mL            80

  B         Mg,0.1           3 mol·L-1 盐酸10mL            60

  C         Fe,0.1            3 mol·L-1L 盐酸10mL           60

  D         Mg,0.1           3 mol·L-1 硫酸10mL            60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实验现象、操作或反应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实验现象或操作

反应原理的解释

A.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不滴落

铝箔对熔化的铝有吸附作用

B.向滴有稀硫酸的热淀粉液中滴加碘水,液体呈蓝色

淀粉在此条件下未水解

C.向盛有足量Zn和稀硫酸的试管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形成锌铜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

D.鸡蛋清溶液遇乙酸铅溶液会产生沉淀

蛋白质发生盐析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 等浓度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Na2CO3<NaHCO3 B . 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C . 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 D . 相对分子质量Na2CO3<NaHCO3
9、查阅资料发现,金属钠不仅能与氧气和水反应,还能与很多种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其中包括与酒精在常温下反应,要研究金属钠和酒精、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异同点,下列的研究方法中用不到的是(  )

A . 观察法 B . 分类法 C . 实验法 D . 比较法
10、为测定一小块铁铝合金样品中的含铝量,现先将其溶于足量盐酸中,然后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待沉淀全部转化为红褐色时过滤,洗涤。将沉淀物在空气中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经称量知其质量跟原合金的质量相等。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

A . 70% B . 30% C . 54% D . 无法计算
11、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A . 氯化铝 B . 碳酸氢钠 C . 硫酸镁 D . 高锰酸钾
12、可用于鉴别MgCl2、AlCl3与ZnCl2溶液的试剂组是()。

A . 盐酸、氢氧化钠 B . 氢氧化钠、氨水 C . 盐酸、氨水 D . 硝酸银、氢氧化钠
13、如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准备的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

①食盐水 ②KNO3溶液 ③适量硫酸铜稀溶液 ④Na2CO3溶液 ⑤CCl4 ⑥浓氨水

A . ①③⑤ B . ②⑥ C . ③⑤ D . ①②④
14、将质量相同的锌粒分别投入下列四个烧杯的溶液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镁粉只能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 . 水是镁粉与溴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C . 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镁粉与水反应得到的 D . 镁粉与溴水中的酸发生反应,导致平衡移动使溴水褪色
16、正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铝热剂就是单指Fe2O3粉和铝粉的混合物 B . 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 C . 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D . 明矾属硫酸盐,含结晶水, 是混合物
17、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4种过量的溶液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A . 2 mol·L1 H2SO4溶液 B . 18 mol·L1 H2SO4溶液 C . 6 mol·L1 KOH溶液 D . 3 mol·L1 HNO3溶液
18、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代号

实验

实验目的

A

观察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比较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B

同温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酸碱性

比较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C

AlCl3、MgCl2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

比较镁与铝单质的还原性强弱

D

同温下用同一电路分别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某一元酸溶液导电能力

比较该一元酸与盐酸酸性的强弱

A . A B . B C . C D . D
19、将炭粉和铁粉均匀混合,撒入内壁分别用氯化钠溶液和稀醋酸溶液润湿过的具支试管中,并按下图装置连接好仪器,观察下图,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下表是某种常见金属的部分性质:

颜色状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导电性

导热性

延展性

银白色固体

较软

2.70g·cm3

660.4℃

良好

良好

良好

将该金属投入冷水中无变化,投入稀盐酸中可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试回答:

(1)推断该金属可能的一种用途:      ,该金属的活泼性比铜      (填“强”或“弱”)。

(2)请自选试剂,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探究该金属与铁的活泼性强弱,并完成下表:

猜想

验证方法

预测实验现象

该金属比铁活泼



该金属活泼性比铁弱



2、资料显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白色不溶物。某同学通过如下实验探究反应原理并验证产物。

实验I:用砂纸擦去镁条表面氧化膜,将其放入盛适量滴有酚酞的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烧杯中,迅速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不溶物,溶液的浅红色加深。

(1)该同学对反应中产生的白色不溶物做出如下猜测:

猜测1:白色不溶物可能为              

猜测2:白色不溶物可能为MgCO3

猜测3:白色不溶物可能为碱式碳酸镁[xMg(OH)2•yMgCO3]

(2)为了确定产物成分(包括产生的气体、白色不溶物及溶液中溶质),进行以下定性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实   验

实验现象

结   论

实验Ⅱ

将实验I中收集到的气体点燃

安静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气体成分为      

实验Ⅲ

将实验I中的白色不溶物滤出、洗涤,取少量加入足量      

白色不溶物中含有MgCO3

实验Ⅳ

取实验Ⅲ中的滤液,向其中加入适

            稀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溶液中存在CO32-离子

(3)

为进一步确定实验I中白色不溶物的成分,进行以下定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称取干燥、纯净的白色不溶物 4.52 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进入装置A和B中。实验后装置A增重0.36 g,装置B增重1.76 g。

①装置C的作用是      

②白色不溶物的化学式为      

(4)根据以上(2)及(3)的定性定量实验,写出镁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但是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生成[Zn(NH3)]42+

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

(2)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      

①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②硫酸铝和氨水 ③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④硫酸锌和氨水

(4)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Zn(OH)2的原因      

4、(1)人的胃液呈酸性,其中主要是盐酸,胃酸过多会使身体不适形成疾病,常用胃舒平来治疗,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 , 试写出服用胃舒平后,胃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海渔民也用墨鱼骨(主要成分是CaCO3)治疗胃酸过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OH)3+3HCl===AlCl3+3H2O|CaCO3+2H===Ca2+CO2↑+H2O

(1)在铝制易拉罐中收集满CO2气体,然后向其中倒入10 mL浓NaOH溶液,并迅速用胶带将易拉罐口封住。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瘪了的罐壁重新鼓起来(假设易拉罐不会被腐蚀烂)。解释下列变化的实验现象,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      ,化学方程式是      

(2)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

铝在下列使用场合须加以控制的是      

①糖果和食品内包装 ②电线电缆 ③牙膏皮 ④氢氧化铝胶囊(胃舒平,作内服药) ⑤用明矾净水 ⑥用明矾和小苏打混合物作食品膨化剂 ⑦制造炊具和餐具 ⑧制防锈漆

5、铝矾石(主要成分是Al2O3 , 还含有少量杂质SiO2、Fe2O3)是工业上用于炼铝的主要矿物之一,由铝矾石制取金属铝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下列有关铝矾石以及用铝矾石炼铝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
A . 铝矾石中只含有金属氧化物 B . 铝矾石与河沙含有相同的成分 C . 铝矾石炼铝需要消耗电能 D . 铝矾石炼铝的过程中不涉及置换反应
(2)原料A的名称是      ,步骤①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3)滤液Ⅰ中要加入稍过量的原料B,原料B的化学式是      ,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步骤③中      (填“能”或“不能”)用盐酸代替CO2 , 原因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化学高二选修6第四单元实验4-2金属镁、铝、锌化学性质的探究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