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凡片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对题目《①谁②是③最④可爱⑤的⑥人》词性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①名词;②助词;③形容词;④动词;⑤代词;⑥代词 B . ①名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代词;⑥名词 C . ①代词;②助词;③介词;④动词;⑤助词;⑥名词 D . ①代词;②动词;③副词;④形容词;⑤助词;⑥名词
2、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 恶(zēng)    古(gèn)     问(jié)      辱(wū) B . 育(bǔ)      默(qiè)     鸣(háo)      门(kǎn) C . 补(jiào)    凹(dàng)    堂(lòng)     红(yān) D . (zuò)     咽(gěn)     水(xián)     气冲牛(dǒu)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个毒枭被缉毒警察当场击毙,终于落得个马革裹尸的下场。 B . 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很多人不知道。 C . 班长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他每天切切察察 , 班上发生的每件事他都清楚。 D . 当初他对奶奶的病不以为然 , 结果那次竟成了永别。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我内心的永恒。 B . 我看她眼眶微红,不禁担心的问:“怎么了?你。” C .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D . 我校开展了《学习雷锋好榜样,师生创文在路上》的志愿服务活动。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通过并推广了“美丽乡村游”的旅游政策。 B . 他这次成绩考得很出色,不仅在学校排在前十名,而且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C .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D .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流感防控的措施。
6、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 . 《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由冼星海作词,光未然作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 C .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D . 《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苦代价。

二、综合性学习(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qiàn      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坐上,或抱着冰yǔ      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yì      。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lóu      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2、名著阅读及综合学习。   
(1)《骆驼祥子》这部作品的作者是      。祥子一生最大的梦想是      。文中除了祥子外还塑造了很多典型人物形象,其中好人有      ,坏人(反面形象)有      (各举1个典型人物名字)。
(2)祥子共有三次买车的经历,根据你了解的内容填写下表。

买车经历

资金来源

结果

第一次

自己拉车所得

      

第二次

卖骆驼及拉车攒钱

      

第三次

      

买了车,虎妞死后,卖车葬虎妞。

三、句子默写(共1小题)

1、默写。                                                   
(1)      ,何人不起故园情。
(2)故园东望路漫漫,      
(3)      ,弹琴复长啸。
(4)万里赴戎机,      
(5)      ,寒光照铁衣。
(6)韩愈的《晚春》中描写暮春百花盛开的句子是            
(7)写出一句有关“爱国”的诗句。            

四、诗歌鉴赏(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早作

裘万顷(宋)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注释】①井梧:井边的梧桐树。②缄:包藏。③斗:北斗星。④河:银河。

(1)诗中“井梧飞叶”与“      ”的景致非常具有秋天的味道。诗句“      ”点明了文题中的“早”字,意为此诗是诗人在黎明破晓之时创作。
(2)诗人怎样营造出山中清晨宁静的氛围?请结合第四句做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②典郡:掌管郡务。③罔不:无不。④伎:同“技”。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的含义。

射于家圃      

②尔敢轻吾射      

③但微      

汝先人志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2)
A . 敢轻吾射/能辨我是雄雌 B . 微颔之/当涉猎 C . 睨之,久而不/旦辞爷娘 D . 但手熟/安敢轻吾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③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4)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六、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借你一个微笑

    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

    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

    我合上教案面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

    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

    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手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

    “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

    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

    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少同学对他的无能表现得很不耐烦,七嘴八舌地争着说起来,我制止住了大家。他终于张口了,语无伦次。我笑着让他坐下。

    他开始和同学来往了,一起上厕所,回教室……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提为他补习的事。一天下课李俊又拦住我,我知道他要干什么,很幽默地向他摊开手。他一愣:“老师您要什么?”我说,你写给我的条子呀。他笑了:“我不写条子了,您给我补补课吧。”我面带笑容:“功课你不必着急,到时我会主动找你的,但我向你借的你还没给够我。”

    “好的,我一定给足您。”等他高高兴兴又蹦又跳地走出好一段路后,我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他叫回来,递给他一张纸条,那里有我为他准备的一道题。我告诉他,一天之内把它做出来,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独立完成。我知道,他宁可“独吞”,也决不会和同学讨论的。这正是性格内向学生的最大弱点。下午他说还没做出来,我有点不高兴,说晚自习你还没做好,我可要收回承诺了。晚自习时我见他站在一个男生边上,忸忸怩怩很不自然的样子,我得意地笑了。就这样我先后为他写了4张纸条,题目一次比一次难。后来,纸条一到手他就迫不及待地和同学们争论开来。

    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新学期刚开学,李俊休学了,因为他爸遇车祸瘫痪了,而他自小就被妈妈遗弃了——这也是他忧郁的一个原因。我有些担心,一个连话都不大愿说的少年,能担负起养护父亲的责任吗?

    星期天,我和几位朋友到茶室聊天。刚坐下就被一群小孩子围上了,硬要为我们擦皮鞋。只有一个小孩没冲进来,在外面吆喝着:擦皮鞋,擦皮鞋!……离开茶室,我从那个小孩子面前走过时,发现那孩子竟是李俊!

    “老师,让我为您擦一次皮鞋吧。”他说,脸上没有腼腆也没有沮丧。我答应了,伸过鞋子让他很用心地擦着。他一边擦一边说,他虽然不缠人,生意也不错。顾客告诉他,他的笑容很好看。

    我说是吗?他又笑着告诉我,不久他还会复学的。他学会了笑,他的笑让他挣半天钱也能养活他和爸爸了。

    我也高兴起来,我说我一定等你回来。可转过身,我的泪水就出来了。李俊大声地在后面喊:“老师您要笑呀,您不要哭!”我点点头,反而呜咽有声了。

    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是他为我补了一堂人生课。

(1)为了让李俊每天能够借给“我”一个微笑,作为老师的“我”具体做了哪几件事?请概括作答。
(2)第③自然段中画线语句是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李俊什么样的心理?
(3)作者在第11自然段写道:“期末考试李俊成绩尚可,科科及格——看来我为他补的都差不多了”,而在小说结尾却又说“我终于没有给他补课”,这是否矛盾?为什么?请简要作答。
(4)简述题目“借你一个微笑”的含义。
2、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带您去看看

麦子

    母亲今年60多岁,本就不瘦的她这些年像吹了气一样地愈加胖起来。由于胖,她婉言谢绝我让她入住大城市的邀请,固执地留守在老家,上午遛遛弯,下午打会儿小麻将,每月靠着不多的养老金,自娱自乐,怡然自得。

    那日,我带女儿旅游回来,照例给母亲打电话,像过去那样不厌其烦地描述所到之处的风景和趣闻。母亲一向爱听这些,边听还边好奇地问:上海真的繁华热闹吗?南方的春天跟北方一样吗?故宫里还有宫女吗?她的问题稀奇古怪,总让我的小女儿跟我吐槽,“妈妈,姥姥真土。”

    我见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乌黑的长辫子、闪亮的大眼睛、唇红齿白、衣着时尚,一点儿都不土。母亲的心很大,即使经济困顿,即使跟父亲经常有吵不完的架,但她仍旧对未来有热切的盼望,偶有闲暇总是跟我说,“外面的世界大着呢,妈是没有机会了,希望你能有一天走出去,带着妈的眼睛啊好好看看。”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

    终于,我考上了大学,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风景。但是母亲却像个被故乡囚禁的犯人,一日日苍老下去。偶尔跟她提出想要带她去旅行,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看到我失望,她还不忘安慰说,“妈知道你孝顺,不是钱的问题,是妈年纪大了,又胖,实在不想动了。”

    有一次带孩子旅行,见到同行的朋友竟然带着年迈的父母,我无比羡慕地说,“你真幸福啊,还能说动他们,我爸妈死活不来。”她欲言又止,随后才偷偷告诉我,“全天下的父母啊都是怕给孩子增加负担。这次肯来,是因为我说老年人免费,这才给哄来的。”

    瞬间,我心有所动。

    那年5月,我便有预谋地把母亲接到家中小住。一日,假装无意说,“有个免费旅行活动,你去不去?”母亲眼前一亮,“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我一本正经地说,“这不母亲节快到了嘛,人家搞活动呢。你不去我让别人去了啊。”母亲这才笑开了,“去,去。”

    我揶揄她,“您不是说不爱旅行吗?”母亲羞赧地笑了。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带着母亲旅行。到哪里,她都紧紧牵着我的手,我也第一次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她的衣食住行,看着她第一次坐飞机的忐忑不安,看她痴迷地看海,看她欢笑着赤脚走在沙滩上,看她吃着那些普通的团餐还赞不绝口,心里欢喜雀跃。

    最后一晚,临睡前,她眼睛红红地跟我说,“怎么感觉这几天就像做梦一样,从小我就想看看大海,一晃这么多年了。还是有个闺女好啊,替妈把这梦给圆了。”

    我鼻子一酸,我其实早就应该想各种办法带她出来看看。

    还没等再次出发,她却病倒了。病榻之上,我鼓励她说,“您不是还想去草原吗,还想看看长城看看毛主席的遗像吗?我刚成为上次那个旅行社的VIP会员,能参加很多优惠活动,只要好起来,咱们年年都能去旅游。”

    母亲微笑着摇摇头,絮絮叨叨跟我说起了我的不易: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工作不是过去的铁饭碗,女儿琴棋书画都要学,还背着重重的房贷,经济负担太重了。她实在不忍心我在她身上浪费一分钱。

    看我边听边哭成泪人,母亲的眼眶也红了,用温热的手轻轻拍着我的手,“别替妈打算了。妈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的眼就是妈的眼,你看到了,妈也就看到了。”

    我反将那只苍老粗糙的手紧紧握在手里,流着泪倔强地像是对她说也像是对自己说,“不,我看到了跟您看到了也不一样。世界这么大,我看到了,也想带您去看看。”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

    虽然她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了,但我会用她喜欢的方式,携着她,陪她看穷其一生渴望看到的风景,世界那么大,我只想带她去看看。

《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内容。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母亲眼前一 , “不花钱的当然去。”然后眼神又黯淡下去,“谁那么好,让免费去啊?

②说这些时,母亲的眼神悠远

(3)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或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A.她态度坚决地摇头,嘴里还嘟囔着,“不去不去,那得花多少钱啊。”

B.母亲忙不迭地答应,在泪水中笑成一朵好看的菊花。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命题作文(共1小题)

1、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过往让人难以忘怀,或是一种亲情,或是一种友谊,或是曾经逝去的蓝天,或是童年流过村前的潺潺小溪。这些美好的记忆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成为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因为它们的曾经陪伴,我们才会感觉到成长的路上阳光多于阴雨,温暖多于寒冷。这些曾经的美好,我们怎能忘记?

请以“怎能忘记”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认真审题,力求写出真情实感。(2)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3)请工整规范地书写。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凡片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