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攻坚 (共17小题)

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 . 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2、选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

A .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著有《陶渊明集》。 B .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C .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D .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记录了齐鲁之间的一次战争,又称“长勺之战”。《左传》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3、下列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陶渊明是晋朝著名的田园诗人。他在《饮酒》中描绘了归隐田园之后悠然自得的心境。 B . 《雁门太守行》属古体诗,诗中描绘了边塞战斗生活,显得悲壮、惨烈。 C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属于绝句,整首诗清新、自然,运笔细腻传神,勾勒了一幅颇具特色的早春图。 D . 《次北固山下》的颔联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全诗意境优美,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通过实施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一廊两带三居四园五河六址七路八桥”串珠成链,运河风情延绵传承,与西湖、西溪齐名的又一重量级旅游产品浮出水面。 B . 鉴别《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意境美,就是要品味诗中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境界和情趣。 C . 为了做好这件事,他常常忘乎所以 , 不知花了多少时间和经历。 D . 面对女儿不礼貌的回答,父亲气冲斗牛 , 恨不得打她一顿。
5、下面对诗句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中,诗人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  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赋予雪景以生命感,是化动为静。 B .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 C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前句是说八百里急行军之后,将士们非常疲惫辛苦,于是用烤肉犒赏将士们。 D . 《雨说》这首诗中“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这句话表现了“春雨”为自己的奉献而喜悦、乐观的心情。
6、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 诗的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城春草木深”写出了长安沦陷后的残败景象。 B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是诗人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说自安史之乱以来,战火不断,家人的平安让人倍加惦念,以夸张手法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家人的强烈思念。 D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白头”是虚写,其时诗人才45岁,以夸张手法抒写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7、对下列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

A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极具艺术表现力。诗人赋予“日”与“春”以物的新旧交替,“生”与“入”以人的意志情思,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 B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喻身世,借“春泥”明心志,表明决心远离官场,退隐避世,化作春泥,培桃栽李。 C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两句是词人借对月的怨愤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对离人的同情。 D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两句既写思乡之情,又抒报国之志,揭示了征人们有家难回、功业未建的矛盾心理。
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 我最近读了《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觉得诗中的意境十分优美。 B . “不,我不反悔!”他轻轻地、坚定地说:“哪怕像塞尔维特一样被他们烧死。我认为胜利是可以得到的,而且要勇敢地为它奋。” C . 承认不懂,才能从不懂变懂;承认不会,才能从不会变会。 D . 为什么昨天答应得好好的,今天又反悔了呢?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繁星》的作者巴金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等。 B . 冰心原名谢婉莹,是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她的诗歌的代表作是《繁星》和《春水》两部集子。 C . 《安恩和奶牛》的作者约翰尼斯•延森是英国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D .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我们的课本里选了他三首诗:《金色花》、《告别》、《榕树》。
10、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春望》选自《杜诗详注》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 B . 很多东西溢满了我的心:草木、鸟兽、云彩等……,成为内心的永恒。 C .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D . 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11、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

A . 《陌上桑》这首诗选自《诗经》,诗中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权,不慕富贵的美人形象。 B . 《春》的作者是老舍,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语文教育家。 C . 人称“七绝圣手”的是杜牧,他和李白合称“李杜”。 D . 《卖油翁》的作者是欧阳修,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12、下面四句诗中,反映我国古代民风民俗的一句是()

A . 箫鼓追随春社近 B . 闲来垂钓碧溪上 C . 沙场秋点兵 D . 零丁洋里叹零丁
1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作者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B .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它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净化了许多读者的心灵。 C . 《山市》是明代文学家蒲松龄的作品,世称“聊斋先生”,柳泉居士。    D . 老舍,原名舒庆春,他被誉为“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还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14、选出下列正确的一项(       )

A .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他的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 B . 《安恩和奶牛》作者是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C . 泰戈尔,俄国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飞鸟集》、《新月集》等。 D . 《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大多是秦汉时期作品。
15、下列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B .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稼轩长短句》中的第一章。 C . 《秋天》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D . 《童趣》是清代文学家沈复写的,主要写作者儿时的“物外之趣”,说明他幼年时已有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1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 . 《渔家傲•秋思》选自《唐宋名家诗选》作者范仲淹。 B . 《出师表》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C .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D . 《望岳》《春望》都选自《杜诗详注》
1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它描写了雄伟壮丽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表达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其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B .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蝈蝈与蛐蛐》中说“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俄国田园诗人叶赛宁则用《夜》一诗赞美了夜的静谧、美好。 C . 《纪念伏尔泰逝世100周年的演说》选自《雨果文集》,他的小说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D . 《陈涉世家》节选自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三国志》是陈寿记录三国时期历史的书,其中《隆中对》写的是刘备与诸葛亮在草庐相见时的对答。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共5小题)

1、根据提示填原句。

在《论语》中,曾参用“            ”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广阔、意志坚强才能担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还要有恒心。

2、根据提示填原句。

杜甫《登高》中, “            ” 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3、根据提示填原句。

    屈原的《离骚》中,“            ”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自己和百姓处在艰难困苦之中而深感忧愁悲伤的情感,为后面抒发小人当道、君主不分贤愚忠奸奠定了感情基调。

4、 默写填空。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默写填空。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再别康桥》)

三、综合性学习 (共2小题)

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购物”成了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网络购物的利与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某小组准备设计一份关于“网络购物现状”的选题的调查问卷,请你帮助他们围绕选题从不同方面设计四个调查问题。

2、    你准备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做街头问卷调查。可妈妈认为这是浪费学习时间,而且不安全,不让你去。请写一段话说服妈妈,令其信服。(不少于50字)

四、语言文字运用 (共1小题)

1、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

爱心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

爱心是            

五、诗歌鉴赏 (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1)
A . “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 . “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 . 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 . 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2)
A . 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 . 《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 . 《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 . 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