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示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我国南海海底存储着丰富的“可燃冰”资源,可燃冰被视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lm3的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完全燃烧164m3的甲烷气体放出的热量相等,这说明可燃冰的(    )
A . 热值大 B . 比热容大 C . 质量大 D . 密度大
2、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 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 . 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D .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可以让居民区里更安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
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
A . 月食的形成 B . 叶子经露珠成放大镜    C . 黑板左端反光 D . 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4、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      B . 划火柴,火柴被滑燃     C . 太阳下晒干茶叶     D . 寒冷的冬天,房间用暖气取暖
5、对下列自然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解释正确的是(    )
A . 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熔化、放热 B . 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液化、放热 C .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汽化、放热 D . 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凝固、放热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某次光学元件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由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照相机是根据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 C . 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且像变小 D . 将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
7、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 . 小球在前0.5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 . 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 . 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8、如图所示,潜艇从水温较低的高密度洋流,靠惯性水平驶入水温较高的低密度洋流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 . 潜艇的同一个位置受到海水的压强不变 B . 潜艇受到的浮力不变 C . 若要使潜艇仍在该水平面上行驶,水舱中的水应适当排出部分 D . 潜艇排开水的体积变小
9、如图所示,某工地用滑轮组将重为5000N的货物匀速提升6m,所用时间为20s,在绳的末端所用拉力为2200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M处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B . 提升货物过程中的有用功是3×104J C . 拉力的功率为660W D . 若只增加货物所受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10、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恒温箱温控电路(用于获得高于室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恒温”),包括工作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其中,R′为阻值可以调节的可变电阻,控制电路的电压恒定为36 V,R为热敏电阻(置于恒温箱内),其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继电器线圈电阻忽略不计。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0. 04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当控制电路的电流减小到0.036 A时,衔铁会被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如图甲所示,当前状态恒温箱处于保温状态 B . 可变电阻一定时,恒温箱内温度越高,热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越大 C . 如果需要恒温箱内获得最高温度100℃的“恒温”,可变电阻R′接人的电阻值是500Ω D . 如果需要将恒温箱内的温度控制在最低温度为50℃的“恒温”,可变电阻R'消耗的最小电功率是0.1296W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意大利科学家      最早利用该实验装置测量出了标准大气压的值。英国物理学家      经过多年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2、清洁街道卫生,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太原市环卫部门用如图所示的道路垃圾清扫车打扫街道卫生。清扫车工作时,左右扫盘将垃圾扫至车下吸嘴的前方,风机使垃圾箱、吸管和吸嘴组成的风道产生高速气流,由于气体流速大的位置,压强       ,垃圾源源不断地被吸到垃圾箱中,实现路面清扫。若垃圾车在清扫过程中沿路面匀速行驶,则车的动能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共享单车,绿色出行

2014年,北大毕业生戴威与4名合伙人共同创立OFO无桩共享单车小黄车,致力于解决大学校园的出行问题。2015年5月,超过2000辆共享单车出现在北大校园。2017年8月4日,OFO已经对全球150座城市进行了投放,为上亿用户提供超过共计20亿次的出行服务,摩拜则在海内外超过150座城市为上亿用户提供服务,投放车辆总规模超过600万辆,每天提供超过2500万次骑行。

如图甲是街头的摩拜、小黄车单车,单车车锁内有一张手机卡,开锁时车锁、手机和服务器通过微信交换信息。单车车筐内有块太阳能电池板,传动轴内有一台微型发电机,在骑行的时候,这个发电机能为车锁里面的电池充电。

(1)开锁时车锁、手机和服务器通过微信交换信息,信息是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传递的。
(2)单车车筐内的太阳能电池板把      能转化为      能;传动轴内的微型发电机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
(3)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小王刹车后仍然撞车受伤的原因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小球漂浮在水面上,请作小小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的是玻璃门上的门柄,向下用力旋转门柄开门。请在图中A点作出使门柄转动的最小的动力F,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共5小题)

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A,并使其做      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
(2)在实验后交流的过程中,小华发现有同学将该实验改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是      (写出一条即可)。
2、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而的做法不对。”请你指出不对之处: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入20 g、5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      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该小组测算得出的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3、小明用伏安法测量标有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时:

(1)用笔划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实物电路图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如图乙所示,小灯泡正常丁作时电流表的读数为      A,此时小灯泡的电阻为      Ω(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画出了小灯泡中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I-U关系图象(如图丙),发现:当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时,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之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      
4、小刚想探究通电螺丝管中插入物体的材料对其磁性强弱有什么影响,他用图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保持电流不变,将无磁性、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网柱形物体分别插入遁电螺丝线管中,用吸引物重的大小来显示通电螺丝管的磁性强弱。多次实验后,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从表中数据可得m:当其他条件相同时,放入      (选填序号)会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

(2)分析表中数据,发现通电螺线管中插入的物体虽均为导体,但对其磁性强弱影响却不同,据此,请你提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3)从数据可看出,用吸引物重大小不能显示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微小变化,请你提一条改进方法:      
(4)小刚在实验中还发现:断电后,取出螺线管中的物体,有些仍具有磁性(剩磁),按磁性强弱排序为:C最强、D较强、B最弱,其余没有磁性。根据以上实验,分析讨论可知选用      (选填序号)制造永磁体最合适;电磁铁选用软铁做铁芯的原因是      
5、高空抛物,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带来了很大的社会危害,城市高空抛物威胁人们“头顶安全”。根据这一现象,实验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处高度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重力势能与物体所处高度的关系。
(1)你选择的实验器材:      
(2)简述实验步骤及所要观察的现象:      
(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如图甲是火车上使用的电开水器,内部水箱为圆柱体,其铭牌部分数据如表,图乙是其电路原理图(R1、R2都是加热电阻)。当水箱装满20℃的水后连续正常加热70min,水的温度升高80℃。[(c=4.2×103J/(kg.℃),g=10N/kg]

请根据以上信息,觯决下列问题:

问题一:装满水后,水对水箱底的压强是多少?

问题二: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问题三:此加热过程电开水器的加热效率是多少?

问题四:R2的阻值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2018年中考物理模拟示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