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与阳泉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5月模拟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7小题)

1、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重要应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暖贴中常有活性炭、氯化钠、水和还原铁粉等,使用时炭和铁粉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B .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故纤维素也能为人体提供营养 C . 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石英坩埚中加热熔化 D . 《本草纲目》中“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所用的分离操作方法是蒸馏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 . 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锡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B . 1molCl2溶于水后,溶液中Cl2、HClO、ClO-、Cl-四种粒子总数为2NA C . 反应TiO2(s)+2Cl2(g)=TiCl4(g)△H>0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S>0 D . 常温下Ksp[Mg(OH)2]=5.6×10-2 , 则pH=10含Mg2+的溶液中,c(Mg2+)<5.6×10-8mol/L
3、已知 (a)、 (b)的分子式均为C8H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的一氯代物分别有5种和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B . a、b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 . a、b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 . a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一种
4、下列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均符合题意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FeCl2溶液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

出现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FeCl2部分变质

B

向NaBr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

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Br-还原性强于Cl-

C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然后滴入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白色沉淀为BaSO3 , 然后转化为BaSO4

D

将稀硫酸滴入淀粉溶液中并加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并加热

未出现砖红色沉淀

淀粉未水解

A . A    B . B    C . C    D . D
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W-与Ne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的族序数等于周期数,Y与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溶解在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中 B . W、X、Z的简单离子均能促进水的电离 C . W的氢化物与X、Y、Z的氧化物均不反应 D . 原子半径:X>Y>Z>W
6、铝石墨双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低成本、高效电池。原理为:AlLi+Cx(PF6) Al+xC+Li++PF6-。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电时,外电路中电子向铝锂电极移动 B .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Cx(PF6)+e-=xC+PF6- C . 充电时,应将铝石墨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D . 充电时,若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阴极质量增加9 g
7、25 ℃时,将 1.0 L w mol·L1 CH3COOH 溶液与 0.1 mol 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然后向混合液中加入CH3COOH或CH3COONa固体(忽略体积和温度变化),溶液pH的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b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 B . 加入CH3COOH过程中,  增大 C . c点存在:c(CH3COOH)+c(CH3COO) =0.1+w D . 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a>b

二、综合题(共5小题)

1、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化合物。以氟碳铈矿( 主要含CeCO3F)为原料制备CeO2 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Ce4+能与F-结合成[ CeFx](4-x)+ , 也能与SO42-结合成[CeSOa4]2+

ii.在硫酸体系中Ce4+能被萃取剂[(HA)2 ]萃取,而Ce3+不能

iii.常温下,Ce2(CO3)3饱和溶液浓度为1.0×10-6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铈的原子序数是58,它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      
(2)“氧化焙烧”过程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的方法是             (写出2种即可)。
(3)“氧化焙烧”产物CeO2 与稀H2S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浸出的过程中常加入适量的Na2SO4浓溶液,其作用是      
(4)“萃取”时存在反应:Ce4++n(HA)2 Ce(H2n-4A2n)+4H+。萃取后水层中还存在的含铈元素的微粒主要是      ,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5)“反萃取”中加H2O2的主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在“反萃取”后所得水层中加入1.0mol/L的NH4HCO3溶液,产生Ce2(CO3)3沉淀,当Ce3+沉淀完全时[c(Ce3+)=1×10-5mol/L],溶液中c(CO32-)约为      
(6)CeO2 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关键成分,它能在还原气氛中供氧,在氧化气氛中耗氧。在尾气消除过程中发生着CeO2 CeO2( 1-x)+xO2 ↑(0≤x≤0.25)的循环。请写出CeO2消除CO尾气的化学方程式      
2、乙烯是合成食品外包装材料聚乙烯的单体,可以由丁烷裂解制备。裂解的副反应为C4H10(g,正丁烷) CH4(g)+C3H6(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上,将稳定单质的能量定为0,由元素的单质化合成单一化合物时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生成热可表示该物质相对能量。25℃、101kPa 几种有机物的生成热如下表所示:

物质

甲烷

乙烷

乙烯

丙烯

正丁烷

异丁烷

生成热/ kJ·mol-1

-75

-85

52

20

-125

-132

由正丁烷裂解生成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正丁烷发生反应生成乙烯。

①下列情况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c(C2H4)·c(C2H6)/c(C4H10)保持不变


C.反应热保持不变                

D.正丁烷分解速率利乙烷消耗速率相等

②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反应物的转化率,可采收的措施是      

(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正丁烷,在一定条件(浓度、催化剂及压强等) 下发生反应,测得乙烯产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温度高于600℃时,随着温度升高,乙烯产率降低,可能的原因是      

(4)在一定温度下向10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正丁烷,反应生成乙烯和乙烷,经过10min 达到平衡状态,测得平衡时气体压强是原来的1.75 倍。

①0~10min 内乙烷的生成速率v(C2H6)=       mol·L-1·min-1

②上述条件下,正丁烷的平衡转化率为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为      

(5)丁烷一空气燃料电池以熔融的K2CO3( 其中不含O2-和HCO3-)为电解质,以具有催化作用和导电性能的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该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26CO2+13O2+52e-=26CO32- , 则负极反应式为      
3、某学生对Na2SO3 与AgNO3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过程如下:
(1)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

pH

现象

a

10

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b

6

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解

c

2

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X

查阅资料得知:

I.Ag2SO3: 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Na2SO3 的溶液

II.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

①推测a 中白色沉淀为Ag2SO3 , 离子方程式是      

②推测a 中白色沉淀为Ag2SO4 , 推测的依据是      

(2)取b、c 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白色沉淀不是Ag2SO4 , 实验方法是:另取Ag2SO固体置于      溶液中,未溶解。
(3)将X 从溶液中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I.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II.向X 中加入过量浓HNO3 , 产生红棕色气体

III.用Ba(NO3)2溶液、BaCl2溶液检验II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I的目的是      

②根据上述现象,分析X的性质和元素组成是      

③II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产生X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SO32-还原性增强,并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气体Y 是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 的化学方程式是      

4、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在工业上有着广泛而重要的用途。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基态铝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在      个能级上。
(2)许多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会产生特征焰色,产生焰色的原因是      
(3)FeCl3熔点306℃、沸点315℃,CaCl2熔点782℃、沸点1600℃,同是金属氯化物,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      
(4)煅烧铁矿石常会生成SO2 , SO2 为      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Пnm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 代表参与形成大π 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П66)。推测SO2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      
(5)钙钛矿可用来冶炼钛,它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钛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角顶,被      个氧离子包围成配位八面体;钙离子离子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被      个氧离子包围。钙钛矿晶体的化学式为      。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pm,则钙钛矿晶体的密度为      g·cm-3(用NA 表示阿保加德罗常数的值,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

5、化合物E 是合成一种眼科表面麻醉用药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E 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硝基、            (写两种)。
(2)D→E 的反应类型为      
(3)反应A→B 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整个流程看,设计A→B 这一步的目的是      
(4)D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 的同分异构体(不含立体异构)有      种,其中属于a氨基酸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不写立体异构)。

①分子中同时含有苯环、醛基、羧基和氨基,且分子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②分子中有6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③不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5)请以 和C2H5OH 为有机原料制备医药中间体( ),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西省大同市与阳泉市2017-2018学年高考理综-化学5月模拟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