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西班牙出发,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航行线路如图1所示。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出发地位于( ) (1)
A . 亚洲
B . 欧洲
C . 非洲
D . 南美洲
(2)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 ) (2)
A . 太平洋
B . 印度洋
C . 大西洋
D . 北冰洋
(3)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的( ) (3)
A . 面积
B . 周长
C . 形状
D . 大小
2、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选项能正确表示某地(34°N,113°E),地理位置的区域是( ) (1)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该地位于五带中的( ) (2)
A . 热带
B . 北温带
C . 南温带
D . 北寒带
(3)与图中120°E经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3)
A . 120°W
B . 60°E
C . 60°W
D . 40°N
3、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1)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2)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 (2)
A . ①地
B . ②地
C . ③地
D . ④地
(3)④地( ) (3)
A . 四季分明
B . 终年炎热
C . 四季如春
D . 终年寒冷
4、2017年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一天,地球公转到图中的( ) (1)
A . ①附近
B . ②附近
C . ③附近
D . ④附近
(2)这一天,郑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
A . 昼短夜长
B . 昼长夜短
C . 昼夜等长
D . 出现极昼现象
(3)北半球冬至日地球运行到( ) (3)
A . A
B . B
C . C
D . D
5、小明于夏至日这一天进行了“立竿见影”的探究活动。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是( ) (1)
A . 逐渐变短
B . 逐渐变长
C . 先变短再变长
D . 先变长再变短
(2)若小明观察到正午时刻竹竿的影子长度为零,则穿过该地的纬线是( ) (2)
A . 赤道
B . 北回归线
C . 北极圈
D . 南回归线
6、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地球形状的是( )
A .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 站地高看的远
C .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D . 从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7、读下面经纬网图。图中四点中所在经线为西经,但属于东半球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8、下列四幅图是东西南北四个半球,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图示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9、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内容最详细的是( )
A . 中国地图
B . 世界地图
C . 河南省地图
D . 郑州市地图
10、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等高线上标注的高度为相对高度
B . 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缓
C . 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相等
D . 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陡
11、读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A,B两山的相对高度为220米
B . EF是山脊
C . GH是山谷
D . C处海拔最高
12、为了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最好用( )
A . 等高线地形图
B . 分层设色地形图
C . 地形剖面图
D . 电子地图
13、读下图,能正确表示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A .
B .
C .
D .




14、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 )
A . 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 . 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 . 火山喷发和地震
D . 全球气候的变化
15、下列现象不能说明海陆变迁的是( )
A .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
B . 喜马拉雅山区发现许多海洋生物化石
C . 青藏高原上有许多动植物分布
D . 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16、2017年10月7日,日本福岛县附近发生里氏6.0级地震。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岛国。读下图,日本主要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 )
A . 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 . 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C .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 . 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读下图“地球运动模拟演示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可以绕着地轴沿 方向拨动地球仪。该图所示时刻,A点处于 (白昼或黑夜)。
(2)如果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该图所示日期接近北半球的 日(节气),太阳直射在 附近,北极圈内有 现象。
(3)B点的纬度是 。
(4)图中所示日期,澳大利亚的同学们将要放 (寒假或暑假)。
2、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图中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
(2)量的图中CD两地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CD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千米。
(3)图中小溪的流向大致是 。
(4)从E点爬到山顶A和从C点爬到山顶A,比较省力的是从 点爬到山顶A。这是因为 。
(5)该地的地形属于 (地形类型)。
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大洲A ,大洋B 。
(2)甲、乙两个半球的分界线是 ,丙、丁两个半球的分界线是 。
(3)丙图示意的是 半球,大洲C和D的分界线是 。
(4)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大洲之间以什么海峡为界吗?请任意举出一个例子。
4、读下图,“红海、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可以推测,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 ,红海的面积将不断 。
(2)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