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唐代陶瓷业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 . 唐三彩 B . 白瓷 C . 青瓷 D . 景德镇瓷器
2、下列发明属于唐朝时期发明的灌溉工具是(  )


A . 曲辕犁 B . 筒车 C . 高转筒车 D . 翻车
3、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第一个政权是(    )

A . 后梁 B . 后唐 C . 后晋 D . 后汉
4、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2013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 . 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统一了全国 C .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D . 正式设置进士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5、后人赞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结合唐初盛世创立,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

①武则天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②为唐朝盛世来临起到承前启后作用 ③国内安定,未曾有政局动荡 ④唐朝基本国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6、近年来,许多历史题材的电视连续剧得到广大观众喜爱。其中,有一部电视剧描述了统治者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那么,这部电视剧有可能是(    )

A . 《孝庄秘史》 B . 《汉武大帝》 C . 《贞观长歌》 D . 《康熙王朝》
7、张三的祖上曾是岳家军的一名将领,当时他们作战的主要对手是(    )
A . 契丹军 B . 蒙古军 C . 金军 D . 元军
8、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2016年12月20日在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歌剧中鉴真随身行囊中不可能有(    )
A . 《论语》 B . 《史记》 C . 《佛学经典》 D . 《西游记》
9、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如图所示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内容不属于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的是(    )
A . 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 B . 发生严重灾荒 C . 朝政日趋腐败 D . 节度使的势力膨胀
11、宋太祖取得政权的方式(    )
A . 割据军阀进行叛乱 B .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 C . 皇族内部争夺皇位 D . 朝中大将发动兵变
12、在北宋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甚至主持军务的是(    )
A . 文官 B . 武将 C . 通判 D . 转运使
13、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是(    )
A . 有利于北宋收回有孕幽云十六州 B . 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C . 维持了宋辽长期的和平关系 D . 扭转了北宋初年与辽斗争的不利局面
14、与《大唐西域记》相关的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法显 D . 晁衡
15、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称为(    )
A . 澶渊之盟 B . 靖康之变 C . 安史之乱 D . 陈桥兵变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隋朝开创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选官制度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被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的大唐皇帝      
4、唐代素有“吴带当风”美誉的大画家      
5、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图一画面反映了唐代哪项民族政策?有什么历史作用?
(2)图二见证了什么?
(3)这段历史佳话的两位主人公是谁?
2、阅读唐太宗的三则言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速,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攀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以不失时为本。

材料三:“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煸万绪,颓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四则材料均摘自《贞观政要》

(1)唐太宗发表材料一言论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3)阅读材料三,唐太宗为了避免“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任用了哪几个名臣?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做一名封建明君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请指出两点。
3、开放才能发展,合作方能共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一(佛法),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日本当时的都城).

——郭沫若诗

(1)材料一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佛学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中描述的中日民间交往事件是什么?鉴真的贡献有哪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