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 .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 粮食酿酒 C . 冰雪融化    D . 食物腐烂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蒸发     D . 熄灭酒精灯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 C .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固体 D .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了铜
5、溶液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把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少量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 . 泥沙    B . 植物油    C . 食盐    D . 面粉
6、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B . 反应中生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C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 D . 反应前后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7、最近,我国研发出了“发电玻璃”,又名叫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其原理是在绝缘的普通玻璃上涂抹上4微米厚的碲化镉光电薄膜,由此制成可导电、可发电的半导体材料。镉元素的信息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中x=8 B . 镉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镉原子的中子数是64 D .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2.4g
8、取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粉末,分别投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中,只有甲、乙能产生气体,甲反应更剧烈;再取一小块丁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丁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丁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 . 甲>乙>丁>丙    B . 乙>甲>丙>丁 C . 丁>丙>乙>甲    D . 乙>甲>丁>丙
9、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接触氧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10、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 氯化钠溶液具有导电性﹣﹣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B . 墙内开花墙外可嗅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 . 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 . 水结成冰﹣﹣水分子体积变大
11、下列离子可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 H+    Ba2+   NO3   SO42    B . H+   SO4 2  K+  CO3 2 C . H+   Na+    K+      NO3    D . Ca 2+  CO3 2  NO3 N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维生素在人体中能够合成,可以不必每天都摄入维生素 B . 棉花和羊毛可以用燃烧法区别 C . 生物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多吃无害 D . 有机物不都含有碳元素
13、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氧化物、单质、混合物进行分类的是(   )
A . 冰  生铁  矿石    B . 干冰  氢气   矿泉水 C . 甲烷  生石灰  过磷酸钙    D . 四氧化三铁  铁   高锰酸钾
1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W

O2

H2O

CO2

反应前质量(g)

23

58

5

6

反应后质量(g)

0

10

32

X

A . X的值为44 B . W是一种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 W是一种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5、如图是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C  CO2 → H2CO3  CaCO3  CO2

其各步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从左到右依次是(   )

A . 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    B . 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C . 复分解、化合、分解、置换    D . 分解、置换、化合、复分解
16、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CO(CO2

通过NaOH溶液

B

NaCl溶液(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NaNO3溶液(NaCl)

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再过滤

D

CuSO4溶液(FeSO4

加入过量的铜粉,再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中的______(填字母序号). (1)
A . 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 . 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 C . 不间断地放水刷牙 D .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2)河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降、过滤、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3)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的物质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水的硬度大或者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4)

下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1中收集的气体是       ,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2、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有50多种.当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时会影响健康,以下疾病可能与缺碘相关的是______ . (1)
A . 贫血     B . 佝偻病     C . 侏儒症     D . 甲状腺肿大
(2)铁粉能与空气中的      反应而生锈,常用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双吸剂。
(3)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不宜选用的瓶塞是      (填标号).

A.玻璃塞      

B.木塞       

C.橡胶塞.

(4)香烟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的原因是      ;随手丢弃的烟头还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      (选填字母)

A.提供可燃物     

B.提供氧气     

C.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一旦发生火灾,消防队员通常用水来灭火,该方法的化学原理是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表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表中数据,归纳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②20℃时,在装有5g KNO3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所得溶液为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该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使试管内溶液温度升至60℃,此时试管内的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KNO3溶液时,溶解过程所需要的仪器有      

(2)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

① 称取5.0g粗盐,用药匙逐渐加入10mL水中,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称量剩余粗盐、      (填编号)。

A.过滤 

B.计算产率 

C. 蒸发 

D. 称量精盐

②过滤操作如右图所示,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写出两处即可):

            

4、金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以下问题。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①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填“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②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 金属的导电性        

B. 金属的耐腐蚀性

C. 金属的硬度          

D.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填名称);
(3)校园内铁制车棚易生锈,写出一种防止其生锈的方法:       
5、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      
(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      mg.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初中常见的5种物质A~E,由H、C、O、Na、S、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
(1)A常温下为液态,常发生分解反应制取某种单质气体,则A是      (写化学式)。
(2)将固体B久置于空气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的溶液,得到黄色溶液,同时有气泡冒出。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3)D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无色溶液Ⅰ,向Ⅰ中通入足量气体E后得溶液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与Ⅰ相比,Ⅱ中      (填序号)。

①溶质质量小   ②溶剂质量小  ③溶液质量大   ④溶质质量分数大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五、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内容。
(1)实验课上,小张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NaOH)溶液和碳酸钠(Na2CO3)溶液,并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①小张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请补充完整:

操作步骤

现象记录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两支试管,分别往试管中加入2mL样品1、2,再往其中滴入盐酸

样品1:无明显现象

      

样品2:溶液中出现气泡

      

②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7.

(2)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

步骤二中,A、B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成无色,且B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①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知,B、C溶液分别是            

②某小组同学在进行步骤一实验时出现异常现象:往A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时,溶液颜色先变成红色,振荡后迅速变成无色。老师指出这是因为溶液浓度过大造成的。接着,老师往该试管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盐酸,观察到A溶液的颜色又变成红色,此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      (酚酞除外)。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11L(该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977g/L)。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精确到0.1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3)若要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2017-2018学年中考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