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学期 科学期末测试(七)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12小题)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它的特点是中间 (填“厚"或“薄”),边缘 (填“厚”或“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 (填“越大”或“越小”)。
2、混合沙和豆子,我们可以观察到沙和豆子 (填“有明显的变化”或“无明显的变化”)。
3、用放大镜观察苍蝇的眼睛时,我们发现蝇眼是一种 (填“单眼”或“复眼”)。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5、我们每天吃食物时,先用牙齿撕咬,这时食物发生的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当食物进入我们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能吸收的营养。
6、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颗 (填“恒星”或“行星”),月球是一颗 (填“行星”或“卫星”)。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填“一昼夜”或“农历一个月”)。
7、光年是计量 (填“时间”或“距离")的单位。
8、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是 (填“中国”或“美国”)。
9、焚烧与填埋是常用的两种垃圾处理的方法, (填“填埋”或“焚烧”)可能会污染地下水。填埋是处理垃圾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我们可以在上面 (填“修建公园”或“种植庄稼”)。
10、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十分 (填“多的”或“有限的”)。
11、绝大多数的水污染是 (填“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引起的。
12、我们将碘酒滴到米饭上,看到米饭上出现了 (填“蓝色”或“黄色”),说明米饭和碘酒发生了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二、选择题(共12小题)
1、馒头、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
A . 做馒头和面包的面粉疏松
B . 生面团中揉人了酵母,排出了二氧化碳气体
C . 面团中放入了很多糖
2、下面三组物体中,不都是晶体的一组是( )。
A . 白糖、碱面、食盐
B . 水晶、雪花、玻璃
C . 水晶、味精、食盐
3、下列变化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组。
A . 火柴燃烧、水汽化
B . 蜡烛燃烧、烟花爆炸
C .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放入水中溶解
4、用蜡烛火焰加热放在金属匙里少量的白糖5分钟,白糖( )。
A . 只变成液态的糖
B . 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 . 先变成糖的水溶液,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
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留在杯中的液体是( )。
A . 白醋
B . 水
C . 前面两者都不是
6、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 产生大量气泡
B . 溶液变颜色
C . 铁钉上有物质附着
7、科学家用放大镜观察蟋蟀时发现蟋蟀的“耳朵”长在( )。
A . 头部
B . 胸部
C . 腿部
8、下面的( )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
A . 老花镜
B . 近视镜
C . 平光镜
9、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 )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 . 列文虎克
B . 培根
C . 罗伯特·胡克
10、银河系和太阳系的关系是( )。
A . 银河系是太阳系的组成部分
B . 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C . 银河系和太阳系没有关系
11、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原因公认的是( )。
A . 火山爆发
B . 陨石撞击而成
C . 流动沙丘堆积而成
1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含量的增加。
A . 二氧化碳
B . 氧气
C . 氮气
三、判断题(共20小题)
1、把物体直接放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物体的微细结构。
A . 正确
B . 错误
2、为了便于辨认,人们把星空划分成不同的区域,称为星系。
A . 正确
B . 错误
3、微生物对人类并不都是有害的。
A . 正确
B . 错误
4、月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的太阳光。
A . 正确
B . 错误
5、太阳系中的行星距太阳越远,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周期越短。
A . 正确
B . 错误
6、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A . 正确
B . 错误
7、农历初一到十五,月相的变化由小到大、由缺到圆。
A . 正确
B . 错误
8、晶体都很小,我们只能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看到。
A . 正确
B . 错误
9、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A . 正确
B . 错误
10、多植树种草,不仅能净化空气,还能有效防止“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酸雨等多种环境问题。
A . 正确
B . 错误
11、霍乱、肺结核、伤寒这些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A . 正确
B . 错误
12、有些物质会变化,而且变化速度有快有慢,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A . 正确
B . 错误
13、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A . 正确
B . 错误
14、人类乱捕滥猎和过度开发,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A . 正确
B . 错误
15、我们在吃米饭时,米饭一吃到嘴里就尝到了甜味。
A . 正确
B . 错误
16、购买物品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A . 正确
B . 错误
17、医院里医疗垃圾可以随便扔在垃圾袋里,和垃圾袋一起扔掉。
A . 正确
B . 错误
18、铁片和铁锈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物体。
A . 正确
B . 错误
19、目前,我们已经观测到宇宙的边缘了。
A . 正确
B . 错误
20、废电池随便丢弃对环境污染很严重。
A . 正确
B . 错误
四、连线题(共2小题)
1、将星星与它所在的星座连起来。
2、将具体的垃圾连到科学的分类上。
五、图形题(共2小题)
1、右图是从显微镜中看到的一部分叶子的表皮,请你在图上用圆圈圈出气孔的位置。(圈出一个即可)
2、下列三幅图像分别是农历初八、农历十五、农历二十七时候的月相图,请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月相时间。



六、简答题(共2小题)
1、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什么时候?并请在下图中画出月食发生时月球的位置。
2、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把污水中的不溶解的杂质分离出来(写出两种办法)?
七、实验题(共2小题)
1、铁生锈实验(如图所示)
甲试管中把铁钉放在一团湿的棉花上;
乙试管中把铁钉放人后注入经煮沸(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将铁钉浸没后在水面加一层植物油;
丙试管中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的棉花球,把铁钉放在干棉花上,塞紧橡皮塞。
(1)甲中的铁钉,能和水与空气充分接触;乙中的铁钉,只能和 接触;丙中的铁钉,只能和 接触。
(2)一个星期后观察发现, 试管中的铁钉锈蚀比较严重,而 试管和 试管中的铁钉基本上没有生锈。
(3)该实验证明,铁钉生锈是 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4)通过对铁钉生锈实验的探究,请写出两种常见的防止铁生锈的方法:
A. 。
B. 。
2、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时,我们要采回水样做进一步研究。
(1)把水样静置一段时间后,水样产生什么现象时表明自然水域中的水受到了污染?
(2)用显微镜检验水样中的水有没有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时,我们要制一个水样的玻片标本。在制玻片标本时,取一滴水样中的水滴在载玻片上还是盖玻片上?
(3)如果从目镜中看到微小生物在左面,我们应该怎样移动玻片标本,才能使微小生物出现在目镜视野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