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2、对联“恢拓禹功名父子;创开天府古神仙”称颂的人物(    )
A . 治理了黄河水患 B . 编著了《道德经》 C . 修建了都江堰 D . 开凿了大运河
3、下边为汉朝一官职的印文。该官职的主要职能是(    )

A . 负责军政 B . 监察官吏 C . 管理赋税 D . 掌管礼仪
4、“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
A . 刘备 B . 孙权 C . 诸葛亮 D . 曹操
5、“(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材料突出说明,魏孝文帝(    )
A . 重视汉族文化 B . 注重学以致用 C . 锐意改革旧俗 D . 潜心文学创作
6、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
A . 金榜题名 B . 连中三元 C . 名落孙山 D . 卧薪尝胆
7、宋朝儿童念的《神童诗》,一开头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当时民间还流行着这样的俗话“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表明,宋朝(    )
A . 等级森严 B . 商业繁荣 C . 重农抑商 D . 重文轻武
8、某套初中历史教科书中的《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课应出现在下列哪一单元中?(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C .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D . 《明清帝国的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9、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庇。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
A . 廷杖制度 B . “文字狱” C . 八股取士 D . 特务统治
10、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关税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俄签订《瑷珲条约》 B . 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C .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D .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11、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
A . 放弃天朝观念 B . 学习西方技术 C . 拥护民主共和 D . 反抗列强侵略
12、观察下图。图中所示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是(    )

A . 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 B . 使腐朽的清王朝逐步走向灭亡 C .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3、1931年秋,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将《东北地理教本》作为通用教材。该教材虽以东北地理为题,但着重谈东北历史与当时社会状况的关系。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凡尔赛和约》签订 B . 《九国公约》签订 C .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 . 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
14、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 . 壮大抗日力量 B . 打倒北洋军阀 C . 改善农民生活 D . 消灭地主阶级
1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6、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A . 社会生活变迁 B . 家庭联产承包 C . 现代企业制度 D . 经济体制改革
17、改革开放后,我国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节假日,并出现了小长假,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包括(    )

①政府注重民生

②脱贫任务完成

③休闲需求增加

④法制体系健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18、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 . 强调公民的平等 B . 保护公民的隐私 C . 保护公民的财产 D . 表达生者的敬意
19、启蒙思想家卢梭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的表现和远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这主要表明,卢梭主张(    )
A . 主权在民 B . 自由平等 C . 财产私有 D . 权力制衡
20、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相结合,产生了(    )

①空想社会主义

②列宁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

④邓小平理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1、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等迅速传入中国。引发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明治维新 B . 甲午战争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22、下边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

A . 列宁领导下的苏俄 B . 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 C . 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 D . 卡达尔领导下的匈牙利
23、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此贺信最早应写于哪一年?(    )
A . 1939年 B . 1941年 C . 1943年 D . 1945年
24、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意图主要是(    )
A . 铲除军国主义 B . 稳定日本政局 C . 巩固两极格局 D . 遏制共产主义
25、下边的漫画《“拯救”人权》的寓意是(    )

A . 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 . 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 C . 美国试图恢复科索沃地区的和平 D . 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冲突加剧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与商朝军队在      决战。公元前260年,      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3、1928年4月,朱德与毛泽东等在      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      地区会师。
4、1955年4月,国务院总理      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1972年2月,美国总统      访问中国。
5、      年,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开始。      年,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缀革命爆发。

三、综合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一政治制度?
(2)上述两种政治制度有何显著区别?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

材料二: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是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咸同年间清廷多“病”缠身的原因。
(2)辜鸿铭为什么称“湘乡曾姓者”为“时髦”的郎中?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伤感”的主要原因。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

交往史实

时间

交往史实

西汉

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明朝前期

郑和下西洋;实行海禁

唐朝

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

明朝中后期

实行海禁;戚继光抗倭

宋朝

设立市舶司;海路贸易兴盛

清朝

闭关锁国;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元朝

马可·波罗来华;海路贸易兴盛



材料二:1919年,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的滔滔雄辩,在会场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

材料三:1979年元旦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中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2)为什么说当时“中国的命运又岂是一个外交官的雄辩所能改变得了的”?
(3)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中央之国”大门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的总和。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世界市场发展历程简表。

阶段

时间

原因

重要条件

雏形出现

15世纪末至16世纪中期

欧洲社会      经济的发展

      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实现了从工场手工业到      的飞跃

工厂制度建立;交通工具革新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出现了      组织

欧美工业国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利用坚船利炮瓜分世界

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0世纪      年代以来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

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      体系结束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世界市场形成有何重要意义。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1)根据上面的示意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特点

重要史实

曲折性

      

      

1688年,资产阶级、新贵族向封建势力让步。

长期性

      

进步性

推翻了      

      

不仅对英国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波及其他欧洲国家。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2)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长期性这一特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聊城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