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7小题)
1、下列反射活动,与“观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时激动地泪流满面”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 . 鹦鹉学舌
B . 孔雀开屏
C . 雄鸡报晓
D . 谈虎色变
2、在抽血或输液时,选用的血管是( )
A . 动脉
B . 静脉
C . 毛细血管
D . 上肢动脉
3、下列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 小肠长约5﹣6米
B .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裂和小肠绒毛
C . 小肠壁有肠腺
D . 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4、以下属于青春期发育特点的是( )
①身高突增 ②神经系统功能增强 ③心脏和肺功能增强 ④性器官形成 ⑤性器官迅速发育.
A . ①②③
B . 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③④⑤
5、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宣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的相似程度达到96%以上.这个事例说明( )
A .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 . 人类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C . 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D . 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
6、下列有关输血和献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B . 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C . 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影响健康
D . 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有无偿献血的义务
7、下列各分泌腺产生的分泌物,直接进入到血液中的是( )
A . 垂体
B . 胃腺
C . 肝脏
D . 唾液腺
8、做试卷时,先要仔细审题,认真思考,然后书写作答。完成审题、思考、作答等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 )
A . 大脑皮层
B . 小脑
C . 脊髓
D . 脑干
9、如图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 )
A . 1—2—3
B . 2—1—3
C . 3—1—2
D . 3—2—1
10、如图所示为人体心脏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④是心脏的四个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④是右心室,其腔壁最厚
B . 静脉注射的药物最先进入①
C . 与③相连接的血管是肺动脉
D . ②中流的是动脉血
11、平时食用的面包、花生、牛肉等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中,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有( )
A . 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B . 糖类、无机盐和蛋
C .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D . 蛋白质、糖类
12、“民以食为天”,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胃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B . 青少年应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C . 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D . 购买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13、人从平原到高原,数目会增多的血细胞是( )
A . 红细胞
B . 白细胞
C . 血小板
D . 血浆
14、远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看近方物体时视觉模糊。远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 )
①状体曲度大
②晶状体曲度小
③球前后径过长
④球前后径过短
⑤物象落到视网膜前面
⑥物象落到视网膜后面
A . ①③⑥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④⑥
15、鼓膜的振动是通过什么结构传到内耳的( )
A . 外耳道
B . 听小骨
C . 听觉神经
D . 咽鼓管
16、下列不属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的是( )
A . 沙尘暴
B . 温室效应
C . 酸雨
D . “三北”防护林
17、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 . 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 . 为增加土地资源,围湖填海造地
C . 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
D . 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
二、填空题 (共8小题)
1、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2、坏血病是因为缺乏 。
3、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共有的器官是 。
4、如果人做血常规检查时白细胞数目增多,说明人体内有 。
5、人体每个肾脏包括大约 多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
6、 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7、人体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 调节。
8、对生物危害极大,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是 。
三、综合题 (共5小题)
1、下图是女性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女性生殖系统〔A〕卵巢,它既能产生 ,又能分泌 。
(2)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过程叫 ,这一过程是在〔C〕 中完成的。
(3)胚泡移入〔 D 〕 后,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的开始。
(4)胎儿发育到约 周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问题:
(1)填结构名称: [2] , [4] ,[6] 。
(2)心脏壁最厚的腔是[ ]。(填标号)
(3)体循环的起点是[ ]。(填标号)
(4)[10] 瓣的作用是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
3、如图所示是尿的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f的名称是 。
(2)d处的几个箭头表示的是 过程。
(3)g中的液体成分与血液的主要不同之处是一般没有 和 。
(4)有一病人出现血尿,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该病人的病变部位是图中的 (填字母)。
(5)图中c的血是 (填写“动脉血”或“静脉血”)
4、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 加入的物质 | 是否搅拌 | 温度环境 |
1 | 淀粉糊+2 mL唾液 | 搅拌 | 37℃;10分钟 |
2 | 淀粉糊+2 mL唾液 | 不搅拌 | 37℃;10分钟 |
3 | 淀粉糊+2 mL清水 | 搅拌 | 37℃;10分钟 |
4 | ________ | 搅拌 | 0℃;10分钟 |
取出1、2、3号试管冷却后,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加2滴碘液,摇匀并观察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1)当以“模拟舌的搅拌”为实验变量时,应取 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中 号试管中的物质会变蓝色。
(2)分析1号和3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3)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他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4号试管中的物质是 。4号与 号形成对照组,变量是 。
5、将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平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少量甲状腺激素,蝌蚪的个体发育变化迅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发育成了一群小型青蛙,而不饲喂甲状腺激素的B组蝌蚪则按常规发育。
(1)此实验说明 。在本实验中B组实验起到 作用。
(2)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3)实验选取20只生长发育状态相似的蝌蚪而不是两只蝌蚪分为两组的原因是为了减少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留心观察,你会发现不同环境中的青蛙的体色是不同的,但都与其周围的环境基本一致。这说明生物与环境是 的。
(5)在某偏僻山区的小溪里有许多大型的蝌蚪,但周围青蛙较少, 由此可以推测山区当地居民患 病的发病率较高,推断出该地区的婴幼儿患 症的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