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期中过关检测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8小题)

1、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            没有关系。
2、把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觉到水对泡沫塑料有一个向      的力,我们把这种力称为      它与重力的方向      
3、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能够在海面上执行任务,是因为它受到水的浮力      自身重力。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太平洋的下潜试验,是依靠      来实现下沉或上浮的。
4、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必须使用      相同的物体进行实验。
5、在炎热的下午,小明总想喝一些冰饮料解渴。当小明用手从超市的冰箱里取出一瓶冰饮料时,小明的手上瞬间感觉清凉了许多。这是因为这时热量总是从      传到      上。像这样热量发生转移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6、不同的物体传热的本领不同,容易传热的物体叫做      
7、物体的温度升高,组成物体的微粒运动速度      
8、自制一个保温杯,应该选择      本领差的材料比较好。

二、判断题。(共10小题)

1、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铜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
A . 正确 B . 错误
2、相同体积的70℃热水和30℃冷水比较,热水重。
A . 正确 B . 错误
3、众多的金属中,只有铋金属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A . 正确 B . 错误
4、在水里搬运石头比陆地上搬运同样大的石头要省力。
A . 正确 B . 错误
5、一个钩码完全浸没在水中比两个钩码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少,所受到的浮力也会小些。
A . 正确 B . 错误
6、在100毫升的水里溶解了8勺盐,切成一小块的马铃薯浮起来了;如果放人大块的马铃薯,还要再溶解一些盐才能浮起来。
A . 正确 B . 错误
7、穿上衣服就觉得暖和,是因为衣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
A . 正确 B . 错误
8、木勺比铁勺的传热本领弱。
A . 正确 B . 错误
9、铜球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所以就穿不过铁环了,受冷时体积缩小,所以能穿过铁环了。
A . 正确 B . 错误
10、将一些植物油倒入水中,植物油会浮在水面上。
A . 正确 B . 错误

三、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所受的浮力( )重力。
A . 大于 B . 小于 C . 等于 D . 无法判断
2、把几个大小相同的小球放入水中,发现有的小球下沉,有的小球上浮,从这个实验中可以发现物体的沉浮与其( )有关。
A . 形状 B . 轻重 C . 颜色
3、将矿泉水瓶从水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用力越来越大,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多 B . 用力越来越小,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少 C . 用力越来越大,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少 D . 用力越来越小,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多
4、如图所示,钢铁制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主要的原因是( )。


A . 排开的水量足够大 B . 钢铁非常轻 C . 轮船上有马达
5、同一块橡皮泥,下面各种形状中排开的水量最多的是( )。
A . 实心球形 B . 实心立方体 C . 船形 D . 实心圆柱形
6、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装满水的烧瓶,玻璃管中的水面会( )。


A . 向上移动 B . 向下移动 C . 不会移动
7、在大小相同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纸杯中,分别倒入同样多且温度相同的水。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四杯水的温度,( )里水的温度下降最快。
A . 陶瓷杯 B . 塑料杯 C . 不锈钢杯 D . 纸杯
8、铁棒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酒精灯火焰的热能通过铁棒加热的一端传到另一端,这种传递热的方式是( )。
A . 热传导 B . 对流 C . 热辐射 D . 热量散发
9、水在变热的过程中,( )没有发生变化。
A . 温度 B . 体积 C . 重量 D . 微粒间距
10、下列现象与热胀冷缩有关的是( )。
A . 水泥路面总是留下许多缝隙 B . 冬天自来水管冻裂 C . 打开雪碧瓶盖,瓶盖有气体冒出

四、识图题。(共2小题)

1、观察水中的泡沫块,把它所受的力填在括号里。

2、在上面铁片上用蜡烛油分别在A、B、C三个点粘上一根火柴,现在在H处加热,这三根火柴掉落的顺序是      -      -      

五、科学探究题。(共2小题)

1、小璐和小诺都是爱科学的好少年。这天,他们俩在书上看到了这么一个实验,并跟着做了起来。

实验步骤:

a.如图1所示,取一个大烧杯,在烧杯里倒入清水。

b.取一个墨水瓶,在瓶里盛满热水,并在热水里滴人几滴红墨水。

C.用塑料薄膜把瓶口封住,放在大烧杯的杯底。

d.用筷子把墨水瓶口的塑料膜戳一个洞,并观察现象。

小璐和小诺看到,瓶内的红色热水迅速向外扩散,而且向上腾起,形成一朵蘑菇云,就像水底出现了一座火山一样(图2)。

(1)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你会选择( )。 (1)
A . 红颜色是鲜艳的颜色,它扩散到了清水里 B . 相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要轻,所以墨水瓶内红色热水会向上运动 C . 墨水瓶中的热水随意飘出来,所以产生了实验中的现象
(2)小璐和小诺在做完上面的实验后,自己又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不过他们把冷热水互换了一下。即先在烧杯中加入热水,然后在墨水瓶中加入冷水,重复这个实验。在下面A、B、C 3张图中,     图最可能是他们看到的实验结果。 (2)
A . B . C .
2、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给饭保温。小明觉得棉絮和泡沫塑料都是不错的材料,到底哪种好呢?小明和小伙伴们做了以下两组实验,获得如下数据:

    时  间(分钟)

0

10

20

30

40

150

170

200

泡沫塑料组水温(℃)

80

64

55

48

40

21

20

20

  棉絮组水温(℃)

80

56

43

32

28

20

20

20

分析数据可知,实验时的室温为      ,选用      保温效果更好。

六、简答题。(共2小题)

1、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制品和木质制品,感觉金属的比木质的凉,这是为什么?
2、如图的烧杯里装有水,烧瓶里装满空气。

(1)加热烧瓶时,细玻璃管中的小液滴会怎么移动?
(2)加热烧瓶时,烧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学期 期中过关检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